铺在工人们身后的“包裹皮”大多就是收集来的床单被套,衣服打好包后,再用推车运到分类堆放区。不能再穿用的衣物会运送到外地的企业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材料。而有穿用价值的旧衣则会再经过流水线上的一道人工细分,不仅要复核种类、材质的分类标准,这一次还要仔细检查衣服是否有破损或污渍等。据介绍,分拣工人大多是住在周边的女性,每人每天最多可以分拣1吨衣物。
“细分合格的旧衣才能进入消毒间消毒。”该公司负责人之一李俊龙告诉记者,消毒方式主要包括紫外线和臭氧,以保证杀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记者在约20平方米的消毒间看到,衣服整齐挂在一排排衣架上,天花板上装有四盏紫外光杀菌灯,在房间的另一角,还置放了一台形似空调的臭氧产生机。“每次消毒时把房间封闭起来,大约要30分钟。”他说。
完成以上工序的旧衣会经过规范的编织袋打包,放置在靠近仓库大门的成品区。这些旧衣中,有的将运送到外地的企业进行加工处理以便循环利用,有的会提供给部分地区的贫困民众。在一堆白色编织袋上,记者看到了用记号笔写的英语单词“women”和一些阿拉伯语单词,李俊龙说,这些主要是夏装,会运送到非洲、中东等地出售,包装上写的是衣服的穿着性别种类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