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展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出口数据分析鞭策中国品牌再加力

时间:2006/1/20来源:中国质量报作者:未知

  2005年12月10日,从商务部自主出口品牌会议上传来消息,商务部将采取树立自主品牌典型、提供政策支持等6大举措,从2006年开始大力实施出口品牌战略。
  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指出,与国际水平相比,中国品牌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中国有170多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却少有世界水平的品牌,是典型的“制造大国、品牌小国”。
  借助我国海关的统计数据,记者对2005年一些产品的出口情况进行了分析。
  牙刷出口:价涨量增利润依旧据海关统计,2005年1~10月,我国累计出口牙刷18.8亿把,价值1. 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4%和38.1%。平均出口价格为61.8美元/千把,比去年同期的53美元/千把上涨16.6%。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牙刷生产国。
  其中,2005年1~10月,出口量超1000万把的大型牙刷生产企业共出口牙刷12.1亿把,而由外商投资企业生产的牙刷就达到5.7亿把。众所周知,外资投资企业生产的自然是外国品牌的牙刷,赚的钱也都进了人家的口袋。
  以美国高露洁公司在江苏设立了高露洁—三笑有限公司为例,2005年1~10月,该公司共出口牙刷3亿把,占我国牙刷出口总量的16%。更重要的是,以“高露洁”为品牌的牙刷出口均价高达113美元/千把,相当于同期我国牙刷总体出口均价的2.1倍。不仅如此,高露洁—三笑有限公司生产的牙刷,凡出口就只能使用“高露洁”品牌,而原企业的“三笑”品牌只能在国内使用。
  由此可以看出,去年牙刷出口价格上涨能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利润实际上非常有限。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与我国牙刷少品牌、小品牌的现状分不开。中国牙刷在国际上几乎没什么品牌,仅有的几个品牌也多为中低档,很难提高价格。
  陶瓷出口:高速增长消耗严重作为世界第一大陶瓷生产国和第三大陶瓷出口国,2005年前11个月,我国共出口陶瓷45.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30.9%。受欧盟2005年1月1日取消对我国陶瓷产品配额限制的影响,去年前11个月,我国对欧盟出口8.7亿美元,同比增长57%。
  然而,在出口量高速增长的同时,陶瓷业的资源高消耗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按照陶瓷生产标准能耗计算,2005年前11个月我国仅消耗在出口陶瓷上的能源就超过580万吨液化石油气(折合1000万吨标准煤)。目前大多数陶瓷生产企业仍然使用落后的缩式窑生产,能源利用率更低,估计实际消耗的能源会更多。而且,出口高速增长也对我国高岭土资源造成巨大消耗。比如,广东省经过多年开采,其高岭土资源已基本耗尽,众多广东企业已开始到山东、河北等省采购高岭土。
  2005年前11个月,我国有陶瓷出口记录的企业一共9426家,其中7成以上企业出口值在10万美元以下,更有1/3的企业出口值不到1万美元。这些规模小、水平低的企业自然无品牌可言。由于小企业热衷于价格竞争,使陶瓷出口价格难以提高,成本上涨压力无法转移。
  箱包出口:数量在涨优势在降我国是箱包生产大国,也是出口大国。据海关统计,2005年1~8月,我国出口箱包47.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3%。
  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箱包业由于缺乏品牌,在设计和研发上也落后于人,其竞争优势主要在于低廉劳动力。而现在这种优势也越来越微弱了。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正出现的“民工荒”使我国箱包出口的主力军———东南沿海地区的箱包企业正在逐渐丧失其主要竞争优势。目前不少箱包企业正面临着一方面难以招到熟练工,另一方面现有劳动力流失的窘境。
  据统计,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出口箱包都是贴牌生产的产品,附加值较低,出口箱包的单价通常只是进口箱包的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处于产业增值链最低端的国内箱包企业,付出了最多的人力,却只得到最少的利润。
  汽车出口:价格最低形象欠佳对于汽车出口企业来说,2005年应该是个好年头。据海关统计,2005年1 至3季度我国出口汽车65.2万辆,价值12.7亿美元,量、值比上年同期均增长1.6倍。
  专家指出,目前我国汽车出口的主力产品是其他跨国汽车巨头无暇顾及、适应普通人消费的“夹缝产品”。例如在中东、北非、西亚等地区,“皮卡”需求量很大,而我国产“皮卡”在当地售价仅为欧美和日本品牌的50%左右,借此才打开了市场。
  但是,数量的上升并没有提高中国汽车在国际上的形象。2005年9月份,全德汽车俱乐部(ADAC)对我国首次出口欧洲的陆风汽车进行了碰撞测试,测试结果被形容为“灾难性”。此次测试对中国汽车的出口形象无疑是个重大打击。
  另外,目前大多数国内企业出口汽车的目的地相同、产品价格也接近。因此,控制权掌握在国外代销商手中,这也迫使国内企业降低整车和零配件的价格,以扩大市场份额。同时也限制了我国汽车出口的发展空间。
  以上的几类产品在我国出口中虽然不是最靠前的,但是,他们在出口中出现的问题却具有普遍性。这也是我国大力推行自主品牌出口的原因所在。
  链接:我国推行出口品牌战略六大举措一是树立一批自主品牌的典型;二是为品牌企业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商务部和财政部2006年将要拿出7亿元人民币,专项用于企业开展自主品牌建设,在研发和自主创新方面给予相应支持;三是帮助企业进行品牌宣传;四是推动名牌企业“走出去”。商务部将多方面为名牌企业在国外投资建立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提供便利;五是开展“品牌万里行”活动。联合主要媒体和有关中介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品牌万里行”活动,通过系列的舆论宣传和舆论监督,推动我国自主品牌建设;六是加大自主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人:马先生 联系电话:0755-26582990 联系邮箱:service@fzengine.com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