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展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花式纱线:打造一代另类消费

时间:2006/1/20来源:中国纺织报作者:未知

  于2005年末在无锡召开的"第十二届全国花式纱线及其织物技术进步研讨会"上,响应"十一五"创新强音-- 如何用更创新的思维开拓花式纱线更广泛的消费领域,成为与会代表共同的命题。   业界周知,相对于传统纱线,花式纱是个地道的反传统的"另类",它将纺纱生产中的疵点等缺陷扩大,自20 世纪70年代发展到今天却也自成一派。当今风行个性化消费的时代,为花式纱线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因为,市场不断需要有新的品种刺激消费,传统纱线难以达此目的,而花式纱线的多种变化则较易使纺织产品推陈出新,容易生产出别人没有的、差异性的纺织产品,用花式纱线制成的产品可轻易表达出新鲜、新奇的感觉。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高勇在研讨会上说,花式纱线的发展能够提高纱线的差别化比率,目前我国化学纤维差别化的比重还不足30%,在"十一五"期间,全行业要走个性化、差异化的路子,将加强对特种纤维的研究和开发,这对目前并不算大的花式纱线行业无疑是个福音。   中国流行色协会副会长梁勇,从时尚和色彩的角度对花式纱线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他主张做纺织的人实际上更要做艺术,要懂得美才能制造美,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研究消费者的心理,而消费者又是多元的,所以,满足人的个性化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梁勇分析说,在色彩学上我们国内的基础研究比较弱,近年来虽然我们已相当重视纺织品在技术层面上的附加值,却没有因色彩而创出利润,与国外相比今后在这方面我们还要多下功夫。   中国工程院院士梅自强在会上做了"现代纺织技术的主要特征是智能化生产"的专题报告,他说,从棉纺行业看,纤维原料的多样化是今后发展的趋向,随着化学纤维品种的不断开发以及消费者对纺织品风格变幻的向往,棉毛麻丝以及各种化纤等多种纤维原料不同组分、不同配比的混纺、交并、交织,各种长丝和短纤的复合、包缠、包芯等等,由此而衍生了许多纺织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生产出花样繁多、品种各异的纺织产品,花式线的开发应从中得到启发。   与会的企业代表也从开发生产花式纱线的实践中探索了不同的创新之路。浙江力达现代纺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忠雄堪称花式线行业的专家,他在"我国花式纱线工业面临的挑战"中说:"花式纱线标准的出台将是一个里程碑,尽管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艰难工作。浙江力达公司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出口量,得益于我们有一个自定的标准,有一个依据。这些年我们总结的经验是质量标准的确太重要了,所谓花式纱线的超常规、反传统,决不意味着没有标准。据我们了解,花式纱在国外的卖价至少是我们出手价格的3倍,我们这么好的产品为什么在国内就没有市场?我国的产品低价出口,求着人家来赚我们的钱,还造成贸易摩擦,为什么?中国人自己不消费嘛。所以,最聪明的办法还是要启动国内消费,只有老百姓的腰包鼓了,内需才可能旺盛。"   苏州亚泰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海水就花式纱线的新品开发谈了个人的体会。他说:"其他公司做不了的纱,我们亚泰能做,外贸公司就找我们,缘于我们在新品开发上所下的功夫。我认为新品开发既要创新更要务实,市场是有延续性的,消费者的审美取向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大的变迁,所以新开发的纱线外观也要有延续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最有效地被市场接受。以这一思路开发出的新品可以较快地得到客户的认同,能快速形成有效订单。"   作为本届研讨会东道主的宏源无锡第五纺织机械厂厂长左军良、无锡市华盛特种纱线厂总经理华建伟也在会上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们进行了探讨和交流。此外,香港三丰有限公司总经理冼浩文的"从国际纺织市场看花式纱的发展路向" 、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设计中心主任姜淑梅的"花式纱线与纺织面料的原创设计"、常州奥联特种纱有限公司总经理崔金的" 个性化·花式纱"、无锡双毛创意毛纺织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农展的"花式纱线面料开发与市场"等论文均受到好评。   会议主办方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刘树梅女士表示,2006年将选择新的话题继续搭好这个行业交流的平台。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人:马先生 联系电话:0755-26582990 联系邮箱:service@fzengine.com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