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展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制造"为世界杯"卖苦力" 如何从贴牌变品牌?

时间:2006/6/20来源:新闻晨报作者:未知

    德国世界杯里,有没有中国元素?有的;电视转播画面中,我们有没有见到中国元素?没有。两者对比,多少有些遗憾。

    即便你是对商品广告不感兴趣或是一无所知的球迷,但你每天在关注世界杯电视转播画面时,一定会从球场上看到许多广告,比如可口可乐、麦当劳、东芝电器、现代汽车、吉列剃须刀、荷兰飞利浦、日本富士、万事达信用卡。这些日常消费品广告与球场上的精彩场面,一定会慢慢地深印进你的脑海。

    中国足球技不如人,早就与德国世界杯说再见,但中国企业却参与了德国世界杯。在世界杯赛场内外,从球场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到球迷身上的服装,“中国制造”价廉物美。如浙江的鞋、纺织品、打火机都比中国足球更具国际知名度,它们早已被欧洲人所接受。

    德国世界杯组委会官员向有关媒体透露说,在耐克、韩国现代、阿迪达斯、日本富士、荷兰飞利浦等赞助世界杯的企业中,很多商品是中国制造的。比如浙江宁波某集团就为阿迪达斯“贴牌”生产了85万件阿迪达斯德国球迷服装,阿迪达斯的运动鞋则由广东东莞的鞋厂制造。另外,记者、工作人员及球员、教练的证件挂带、纪念品挂带,使用的杯子、桌椅等也都是“中国制造”。但许多中国加工企业都抱怨赚不到钱,他们只是利用世界杯,提升自己企业的知名度。

    业界流行一句话叫: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四流企业卖苦力。如此比较看来,一些中国企业是在替卖品牌企业卖苦力。

    再看看同属发展中国家的拉美地区,那里的香蕉虽然上不了球场广告牌。世界杯A组中的厄瓜多尔和哥斯达黎加却在场外打起了一场“香蕉战”。拉美生产厂家多年来一直为香蕉出口的配额问题争斗,厄瓜多尔借世界杯乘机在德国柏林的球迷节上设摊卖香蕉,他们认为肯定能从疯狂的球迷那里找到对香蕉的共同语言;哥斯达黎加人也不示弱,参赛球队手持香蕉让媒体拍照,借机扩大宣传效果。

    与此相反,在国内,精明的生意人也没放过球迷们的“幸福”题材,高举世界杯大旗做文章。酒吧、饭店都是生意人借机沾边的生意经,就连上海苏宁电器商店里所卖德国品牌的洗衣机上,也挂上了一个纸足球来做广告。在电视转播比赛前,所有商业广告都借世界杯的视觉效果,替自己做产品宣传。

    既然大家都在利用世界杯商机,既然浙江的“中国制造”遍布世界杯的角落,为什么我们不利用赛场的有利条件,借机宣传“中国制造”,从贴牌变成品牌呢?

    中国小商品批发基地———浙江义乌世界闻名,中国皮夹克销售批发基地———浙江海宁皮革城同样闻名世界。“义乌小商品”、“海宁皮夹克”也完全能够成为中国品牌。这些企业分摊宣传成本的话,完全可以筹集到足够的广告宣传费。

    记者近日从两名正在看世界杯转播的大学生那里听到了他们对此问题的看法。东南大学计算机专业的一名大四男生认为,“义乌小商品”确实闻名,不过它们的商品质量和品牌令人信得过吗?上海外贸大学营销管理的一名大一女生说,这些管理者没有长远眼光,不能总盯着销量和利润,要敢于牺牲眼前利益,主动去培育市场,谋取高附加值品牌带来的可观利益。

    “童言无忌”,愿它能给管理者提供思路,在下届世界杯的赛场上能看到中国制造的广告宣传。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人:马先生 联系电话:0755-26582990 联系邮箱:service@fzengine.com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