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徐文英:走精品之路 带动产业升级
时间:2006/9/14来源: 纺织服装周刊作者:未知
从2001年“名推委”开展“中国名牌” 评选活动迄今,棉纺织行业共有4个产品系列参评“中国名牌”:2003年牛仔布、色织布系列首次参评,今年高支高密纯棉坯布、彩棉纱两个系列也是首次参评。与服装等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产品不同,坯布、纱线都不属于终端消费品,参评“中国名牌”的意义何在呢?我想,至少有以下三点:
首先,棉纺织行业是一个基础产业,纤维加工量占整个纺织行业的50%以上,如此量大面广的棉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不仅仅是行业自身发展的问题,还关系到整个纺织行业产业升级的步伐,关系到中国如何从“纺织大国”走向“纺织强国”。“十一五”是中国棉纺织行业重要的转型期,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注重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品牌战略是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因此,作为行业协会,我们积极支持和励企业参与中国名牌的评选工作。
第二,棉纺织产品是下游产业提升的基础。没有优质的纱线,怎能织出优质的坯布呢?没有优质的面料,又怎能做出优质的服装、家纺产品呢?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提升,要从基础做起,棉纺织作为产业链的上游,有责任为终端产业提供最好的原料和半成品。我们相信,通过“中国名牌”的评选,将进一步促进基础产业、基础产品的提升,减少高档面料的进口,进而增加“中国制造”的含金量和附加值。
第三,棉纺织产品很多,为什么本届主推高支高密纯棉坯布系列?大家知道,评名牌不是目的,促进企业转变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高支高密产品科技含量高,耗用原料少,国内、国际市场有需求,产品卖价也高,能给企业带来好的效益。鼓励发展这样的产品,有利于引导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反之,如果我们推出的名牌都一些低水平的、卖不上价钱的东西,那对行业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呢?当然,消费有层次之分,产品也有档次之分,不可能要求所有的企业都生产同样的产品,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有步骤地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从这次入选“中国名牌”的10个企业来看,产品都做得非常好,可以代表目前棉纺织行业产品和技术的最高水平。他们当中,既有业界知名的鲁泰、德棉、华茂、大生、3542、白纺等老企业,也有近几年崭露头角的行业新秀,如江苏泰丰、山东银仕莱、东营天信等,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以规模著称的山东魏桥纺织也登上了“中国名牌”榜,说明技术进步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大家都在努力。作为行业协会,我们衷心希望这种势头能继续下去,在“十一五”期间,有更多的企业走上精品之路,由此带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 服装:宏运119,吹响服务的号角2006.09.14
- 服装营销:打造整合营销的势与流2006.09.14
- 趋势:服装市场升级呼唤全方位信息化2006.09.14
- 羊毛纤维服装保养2006.09.14
- 休闲衫印“妓女” 服装店大肆叫卖“脏话衫”2006.09.14
- 海口城管九大处罚权收归一家 新服装标志也正式启用2006.09.14
- 东海针织服装产品远销海外(图)2006.09.14
- 德清兄妹捐的外贸服装由志愿者车队运抵快报2006.09.14
- 皮鞋质次价高 品牌服装真伪难辨2006.09.13
- 海口“流行”低折扣服装 消协:查看标签以免买到劣质衣服2006.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