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服装出口送检测难、流程繁琐的局面将得到缓解。昨日,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检测中心广州办事处正式落户广州国际轻纺城,成为继佛山南海西樵南方纺织面料的又一综合性检测基地。该中心将在今年年底建成,集纺织面料物理化学检测、生态测试、功能测试等大部分检测项目,适应欧盟等国际主要服装纺织标准,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国际先进水平。
“去年,我国服装出口因欧盟设置的偶氮禁令造成了直接经济损失50多亿美元,但比前年下降了10%。”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检测中心主任伏广伟表示,撞上国际的绿色壁垒不仅使纺织企业遭受经济损失,也给中国服装行业带来信誉上的不良影响。
据介绍,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对纺织品的生态项目提出了更高要求,除偶氮染料外,其他生态项目还有PH值、甲醛、PCP(五氯苯酚)、TBT(三丁基锡)、纽扣重金属镍含量、色牢度等。对此,出口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而新建的该检测中心检测报告可获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以及国外40多个国家的互相认可。
据海关统计, 今年1~2月,中国累计出口欧盟纺织品服装59.94亿美元,同比增长26.99%。但目前许多服装企业对于面料的质量认识大都局限于外观,而对于内在质量,尤其是涉及面料的生态项目的认识相对较为肤浅。“企业送检意识不强,为了节约成本,不到最后关头,能不送检就不送检。”伏广伟说,广东的纺织面料检测机构不多,有些必须到外地去检测,企业的积极性更不强。而国家已经实行《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标准,无论出口或内贸,检测将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