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不是承诺出来的
时间:2008/9/23来源:广州日报作者:梅广
“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无疑是这份承诺书所要表达的核心意思,但在笔者看来,这纯粹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保证食品安全,原本就是生产企业必须履行的责任义务,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常识告诉我们,在这些企业里,上至老总的案头,下到车间工人的生产岗位,有关质量安全保障的文件或标语应该是无处不在的,为什么依然没能阻止问题奶粉的出现?这本身就说明,产品质量靠的不是嘴皮子上的功夫,它取决于企业的管理理念及责任意识,要用行动来保证。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海尔一批冰箱出现外观划痕,当时是卖方市场,海尔却将这批冰箱全部砸毁,并由此提出“有缺陷的产品就不是合格产品”的观点,在社会上产生极大的反响。这一砸,海尔损失了一笔唾手可得的可观利润,但却“砸”出了一个响当当的大品牌。
“某企业”的问题浮出水面后,其他相当一部分奶企并没有主动、积极地去对自己的产品进行自查自检,而是静观其变,直到国家质检总局专项检测发现更多问题后,一些相关奶企才很被动地站出来认错、道歉。奶企的集体承诺,到底是企业意愿的真实表述,还是一种例行的危机公关、“救火”成分居多?
承诺过多过滥,只能让人产生信赖疲劳。产品要想得到市场,承诺是靠不住的,关键要靠信誉和质量说话。
- 纺织服装:上半年美日欧市场扫描2008.09.20
- 服装电子商务逆势飘红价格为首要因素2008.09.19
- 纺织服装业亟待品牌突围2008.09.19
- 信息化:中小企业的救命稻草?2008.09.12
- 纺织服装:直营是服装企业利润的增长点2008.09.09
- 中国服装专业市场现状以及利弊分析2008.09.05
- 全球品牌服装市场展望2008.09.02
- 服装纺织业整合难行2008.08.19
- 外贸形势或优于预期2008.08.12
- 奥运经济冲击纺织服装行业2008.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