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昌黎县荒佃庄镇被中国缝制机械协会正式授予“中国缝纫机弯针之乡”称号,授牌仪式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W5号馆昌黎展团上举行。中国缝制机械协会顾问王承康、秘书长杨晓京、河北昌黎县、荒佃庄镇政府有关人员以及该镇的缝机企业代表参加了仪式。
目前,昌黎县荒佃庄镇全镇有缝纫机零件加工企业100多家,产品涉及弯针、压角、针板等缝纫机零部件,近4000个品种,年创产值6亿多元。其生产原料已由原来的大杷齿发展为精密铸件和特种钢材,生产工艺上也广泛采用电脑设计,精密工装设备及数控加工中心等,产品远销日本、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弯针类产品在国际、国内都有着很高的市场占有率。
目前,缝纫机零件加工业已经成为昌黎县的一大特色产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其规划占地4.9平方公里的昌黎缝纫机工业园区现已具雏形,入园企业26家,累计完成投资5亿多元,产品涉及弯针、压角、针板、送布牙、链杆、针夹、直针等缝纫机的零部件,缝纫机零件加工制造业开始向产业集群的经营模式迈进。同时,按照“特色产业规模化,产品质量标准化”的发展要求,荒佃庄镇积极申报出台缝纫机零件的地方质量标准。目前,弯针的地方质量标准已进入专家论证阶段,近期即将出台;800平方米的河北省缝纫机零件质量检测中心已完成主体工程。
该镇的缝机企业代表在仪式上表示,企业将以此为契机,全面推进缝纫机产业的标准化、品牌化、集约化、现代化;全力打造企业自主品牌和区域整体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使弯针之乡在行业内起到良好的产业、经济、文化技术、交流等带动作用,成为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