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风波已经逐渐趋于平静,对于服装行业,尤其是虎门这样的以纺织服装为支柱产业的地区,没有想象中的余音缭绕,一组组来自前沿的数据,都在提示企业,“寒冬”渐行渐远。但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危机”,已让顶着压力度过的服装企业开始学会思考未来,而虎门作为中国服装行业的重镇,在2008年风暴中力克困局后,2009年同样在不断规划新的破局之策。
进入10月底,北京已经是深秋,而虎门却依然在近三十度的高温笼罩下。但走在虎门服装批发市场最集中的银龙路上,秋冬装的生意已经开始火暴起来。物流量的节节攀升在不断提醒商户,市场开始复苏,紧盯内销渠道,把握品牌创新,虎门优势将再拓新局面。
“今年提了租金,商户没有一家提出异议。”虎门某小商品批发市场的经理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而富民服装城大厅中的公告板上,摊位转让、转租的信息也少了很多,每家商铺的店员都不断地向往来的客户推介新一季的爆款。与此同时,走进“大莹”四楼的电子商务城,路过每间商铺,电脑代替了成堆的货品,而QQ那悦耳的提示音不断响起,意味着客户在不断“叩门”。在1+1模式的推动下,凭借网络与实体店铺的结合,在“大莹”创业不过一年的大学生商户们大多收获颇丰,而虎门传统商贸模式,也随着电子商贸城的火热,开始转变出更适应新市场环境的虎门商贸流通新模式。
虎门还是那个虎门,2000余家纺织服装企业依然在这个方圆不过178.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忙碌。但此时的虎门又不是过去的那个虎门,曾经的“民牌”已迈向“名牌”的行列;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开始改写传统服装商贸的格局;创新产业板块不断为虎门服装提升产品附加值增添动力;虎门服交会的平台上“戏”是越唱越出彩。“大虎门品牌”开始转型,依托这面大旗,虎门民营企业步入发展的快行道。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而逐步发展的虎门服装,已达到产业集群的规模,形成了显著的区域经济特色。“2005-2006年度中国服装品牌推动大奖”、“最具行业影响力专业展会”、“最具行业影响力纺织之都”、“最具影响力专业市场”,对于虎门来说,这些荣誉已经成为历史,却也在不断地为其累积未来。调整服装产业结构,完善产业链条,提升虎门服装的核心竞争力,从内在修炼入手,政府、企业、行业以及新加入虎门阵营的年轻人,都热情洋溢地为之而努力。
政府
提供服务支持
不仅是“看上去很美”
在虎门服装的发展过程中,虎门镇政府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甚至说在虎门服装产业攀升的过程中镇政府一直处于打头阵的角色,带领着虎门品牌企业,南征北战,各处推广与学习,不断地引导与规划,让虎门服装产业顺势壮大。当虎门服装产业进入一个全新的高度后,政府的角色也开始发生转变,服务支持,更契合如今的市场需求,也更容易助力企业发展,为产业升级与企业升级提供实质的扶持。而实际、有效则是服务支持的根本原则与宗旨。
虎门镇委书记吴湛辉在谈及虎门未来蓝图时多次指出,虎门服装行业仍将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而虎门镇产业升级工作方案,也结合了虎门镇服装产业发展的具体要求。
设专项基金重点扶持核心项目
抓“专项重点”是虎门镇政府在未来五年的工作重心所在,其目的是构建一个从高端流行趋势、服装交易会到电子商务新型业态、骨干媒体系统直至终端与目标消费人群创意互动的服装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体系,从而保证五年内基本完成从产业集群向品牌集群和创意集群过渡,为服装产业升级起到“强化龙头带动”作用。“专项重点”板块包括以下几个项目:
第一,打造虎门服装交易会品牌。每年一届的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现已经成为国内“最具行业影响力专业展会”之一,在海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未来五年,按照产业升级的总体部署,服交会将提升自身的定位,瞄准服装产业链的高端环节,引入专业化的管理理念,随着现代化展馆建设和各项服务方式的提升,推动服交会进一步向国际化、时尚化、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第二,中国(虎门)服装流行趋势发布暨虎门时装周。在服装领域,流行趋势研究发布是产业链的高端环节,是全面提升服装产品附加值的关键。在适当的时候推出虎门时装周,对于虎门来说,是在打造虎门服装区域品牌,集聚创意产业链相关环节的资源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扩大虎门服装在全国的影响力,更可有效地整合虎门及全国的品牌资源、设计师资源和媒体资源,推动虎门创意产业走向成熟。
第三,打造服装电子商务平台。服装电子商务,在很多产业集群都开始进入筹划或者应用期,同样看到未来趋势的虎门镇政府,也加大了用服装电子商务武装虎门服装商贸模式的力度。加强服装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不仅能够扶持虎门传统企业转型网络营销,形成(产业+品牌+创意)新的、网络形态的集群,它也是目前应对经济危机,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最快最有效的措施。虎门服装电子商务立足于自主模式和自主品牌建设,在此基础上广开对外合作领域,计划与阿里巴巴、凡客诚品、流行在线等企业探讨合作,共同组建虎门服装的电子商务平台,将虎门现有的服装商场里面的商铺逐户上网,构建一一对应的虎门服装网上商城。争取年内有200家商户入网,到2013年,入网商户达3000个,网站实现盈利。而此项目的总投资规模约1亿元。
第四,为虎门品牌宣传推广搭建骨干媒体系统,更体现服务支持的深度。据介绍,2009年虎门已经开始制定未来5年的媒体宣传推广方案,试图构建一个由电视等传统媒体与网络及手机等新媒体共同组成的骨干媒体系统;占领媒体高地,强化虎门品牌推动;扩大虎门服交会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第五,构建创意设计“产学研”互动系统,从培养与挖掘人才的角度,给虎门企业在升级发展过程中提供更深远的扶持。经过三十年的发展,虎门人已经清楚的看到,人才问题主导着产业升级的速度与方向,构建创意设计的产学研互动系统,通过教育系统与各类院校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引导和培育优秀人才投入虎门时尚创意产业的发展,培育虎门时尚创意的现代消费潮流,扩大虎门服装区域品牌的影响力,锁定虎门服装的目标人群,建立长效互动系统。
产业集群硬件、软件双升级
目前,虎门镇工商注册服装加工企业2000多家,全镇服装生产量达到2.5亿件(套),销售总额近150亿元。现有大型专业服装批发商场22个,商铺10000多家,经营面积达300000多平方米,主要集中在富民时装城周围一平方公里的商业集聚“中心区”范围内。虎门服装市场形成了完善的从设计、生产、销售一体化服装产业结构网络,拥有织布、定型、漂染、拉链、绣花、钮扣、配件等服装产业配套行业147家;各类面料辅料批发市场9个,形成一平方公里的布料辅料销售批发集聚区。集群效应对产业的影响,已经让虎门有所收获,而从软件到硬件的全面升级调整,将再助虎门服装产业“破局”谋变。
发展完善镇内三大服装商圈,已经全面实施。一是继续完善和做强以富民商业大厦、黄河时装城为中心的1平方公里的服装批发商圈,通过引导商场原地升级,如重新装修,加强服务等提高核心竞争力,并开始启动富民立体停车场建设,引导商圈内物流业整合发展,完成商圈内道路升级改造。二是打造布料辅料商圈。虎门正谋划将韩国、江苏一带布料知名品牌引进虎门,完善虎门服装产业链条,降低采购商的采购成本。在第十四届虎门服交会上,韩国面料企业的大举参展,预示着虎门已经开始着手完善上下游产业链,为提升虎门服装的竞争力做充分的准备,并努力把这一新商圈建设成珠三角面辅料的重要集散地。三是建设虎门中心区的商业龙头商圈,把广深高速公路一带建设成虎门中心区的商业龙头。在商业龙头区内,未来五年,将形成四五个大型建筑物,包括现代化多功能的时装国际贸易中心、大型会展中心、大型广场、总部经济中心、汽车客运总站等。届时,一个集会展、商贸和交通枢纽于一身的综合体将亮相虎门,三大服装商圈鼎立的格局初步形成。
打造品牌集群将使虎门华丽转身
虎门镇政府从1996年第一届服装交易会开始,就定下了实施品牌发展的战略工程,由镇服装行业协会抽调专人协助企业办理各项服装商标注册手续,为实施品牌战略做准备,扶持和推动企业创品牌,作名牌,并涌现了以纯、松鹰、狐仙、霓中依、伊韵儿、莎琪贝尔、灰鼠等一批享誉全国的优秀品牌。经过20多年的发展,虎门服装已走过了从“无牌—贴牌—创牌—名牌”的过程。而致力打造品牌集群,制定一系列包括财政、税收等方面在内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主流品牌、产业集群、经济中心等落户虎门品牌总部,力争在2012年形成主流品牌区域总部,并逐步向品牌总部目标过渡;完成对“虎门”商标在国内各类别的注册,启动对“虎门”区域品牌商标经营方式的探讨,继续推行名牌带动战略。正如虎门镇的镇长任洪杰所说,虎门吸引品牌的,是筑巢引凤,不仅有优惠政策,更得益于成熟的产业环境与时尚氛围。完成华丽转身的虎门,这种环境与氛围将更浓郁,将使虎门实现华丽转身。
打造“创意产业”切入国际产业链高端环节
创意产业板块是虎门服装产业主动切入国际产业链高端环节的关键,其目标是提升虎门服装的产品附加值,构建具有虎门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如今打造一个集营销联盟、设计师联盟、媒体联盟、电子商务平台、服装协会、服装博物馆、图书馆、服装专业学院、服装研发中心、检测机构、时装发布展示平台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意园区,已经写上虎门规划的日程。而2009年,已经开始启动虎门服装创意设计产业孵化园试点工作,并充分对接威远高级中学“产学研”基地,通过试点工作积累经验和资源,逐步完善并建立创意设计工作室、服装院校“产学研”基地、流行趋势与设计师作品发布基地和品牌孵化中心等,探索服装创意产业发展路径,逐步推进创意产业在虎门扎根发展。
在虎门采访的过程中,几位镇领导都谈到了服务,打造服务平台,让企业在虎门的发展更加平稳而高效,从这些已经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及正在筹划的项目来看,虎门的服务平台,不仅是看上去很美,而且还实实在在的推动着虎门产业的发展。
企业
探索新模式提升实力是关键
在虎门,很多经过了金融海啸的企业都开始探寻新的发展之路。东莞市大莹服装批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邓子菊认为,在当前竞争进一步白热化的趋势下,服装批发城除了在走传统的经营模式外,应该积极做一些新的探索,而培养全新的市场模式,并从这一新模式中赢得自身的提升与价值的体现,需要的除了时间,还有坚持的态度。以大莹东方国际女装城为例,目前正在大力推广1+1发展模式,即实体店+网上电子商务平台,客户可以到实体店来感受,还把实体店的实景和店铺号照下来传到网上,在网上看到这个衣服再找实体店都是可以找到的,达到了1+1〉2的效果。而该模式的兴起,则是为支持大学生创业而设计的。从应届毕业生到毕业三年内的大学生,只要交2千元的押金,有一个电脑就可以在大莹女装城的电子商务城开始自己的创业之旅了。据邓子菊介绍:“这是一种公益行为,也是对新发展模式的探索。老板说,‘现在不能考虑钱的问题,电子商务应该比传统更有前途,我们先走出这一步,是为将来打基础,所以现在扶持大学生通过1+1发展模式创业,没有考虑到眼前利益的损失。’”
在“大莹”,很多传统商户,也通过电子商务尝到了甜头,得到了利益,而大学生起到了帮助其销售的作用,他们在网上接到了订单,可以直接找到传统商户,实行对接,从传统商户这里提货,各自干各自擅长的事情,传统商户为大学生提供货源,大学生帮助其销售,对于传统商户来说,相当于多了一个销售渠道。“我们经常开玩笑说,大学生是传统商户‘不发工资的销售公司’。这么多人帮他卖东西,但是大学生也觉得自己没有花钱就找到了货源,何乐而不为?”邓子菊笑着描述电子商务给传统服装流通领域带来的新变化。“目前商户们主要是B2B,B2C也在做,我们自己的衣源网主要是以批发为主,但也兼顾零售,一件衣服,挂在网上,会同时标出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以及多少件起批等都很清楚,我们还是鼓励商户借助网络平台进行批发业务。可以觉察到,现在来这里拿货的人越来越少了,因为很多人已经开始利用电子商务,坐在电脑前直接看款式,下订单。这样不仅节约了成本,同时也加快了货品周转的速度。”
“大莹”很早就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中国服装批发网,但是不能交易,随着大学生电子商务在“大莹”越来越好,同时也为了减轻他们的交易费用,“大莹”又建立了自己的交易网站,从今年10月中旬才开始上线,如今已经有70-80个商户在这个网站上进行交易,也摸索出一条网络市场与实体市场相互渗透、相互借力发展得新模式。
如“大莹”这样勇于探索的虎门企业比比皆是,在他们看来,“只要人才培养、市场推广、政府扶持三管齐下,虎门服装势必会将优势变为胜势。”
“大莹”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推动新虎门人的成长,推动虎门中小服装企业的发展。易天时贸的吴金素,刚刚离开校园,加入虎门服装行业不足一年的时间,却为自己的事业打开了一个良好的端口。
吴金素今年刚刚从广东商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毕业,4月份就来到了大莹,“大莹的模式迎合我们创业的理念,‘1+1’这种模式,对我们刚开始创业的人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向,如果不走电子商务这一块,相对于已经作了很久的那些传统服装商户来说,完全没有优势可言,很快就会被淘汰掉,但电子商务正好可以发挥我们的优势,是一个比较好的创业切入点。现在平均每天会接到十几个单子,但公司会有选择性地接,不急于求成,尽量规避风险,现在差不多每天平均订单额在2万元左右,循序渐进地发展。在电子商务上,批发大于零售优势,我们主打批发,零售不介入,因为互联网上的信息量很大,操作方便。但很多消费者在网上零售的话,可能会担心尺寸是不是合体、颜色色差等细节,但对于批发商来说则不同,可能只要看好款式、面料就行了,他们根据多年的经验都可以判断,尺寸等这些方面我们会帮他们配齐,这样通过网络平台的操作就可以大大节省批发商的成本,还节省了人力和时间,性价比很高。”刚刚创业不足一年的吴金素谈起服装“网销”已经头头是道,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我们今年的目标是成为大莹里最大的一个电子商务商户,现在来看,已经可以实现了;明年将成为虎门电子商务的第一品牌;中长期的目标则是成为服装电子商务届里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有自己的响亮名字。”充满斗志的吴金素正朝着自己的理想逐步的迈进,而他为自己所制定也目标也代表了众多年轻的虎门人对事业的憧憬,这些用于探索、敢于尝试、有专业知识的年轻人其实已经给业内外展现出了虎门令人期待的未来。
行业 强化协会功能协助政府发展产业
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上世纪90年代初中期,一些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加工企业继续向珠三角扩散,促成虎门历史性地选择了服装这个产业,虎门镇委、镇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地将服装产业作为龙头产业予以大力扶持。
为了更好的扶持这一产业,加强对该产业的引导,虎门于1996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镇级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协会坚持以“引导、协调、管理、服务”为宗旨,协助镇政府扶持发展服装产业,并分派一个副镇长主抓服装并担当协会的会长,把对服装产业的引导与扶持纳入镇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
几年来虎门镇服装行业协会先后组织本镇服装企业老板到北京、大连、福建参观互动、还组织部份企业的老板到香港、新加坡时装节及法国PV面料展、意大利米兰服装周等观摩交流。通过出去参展参观等活动,借他山之石为我所用,启发民营企业老板,登高望远,看清自己的不足与短处,转变观念、转变思路,按照企业规范要求,转型建制,跟上服装发展的潮流与趋势,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向现代企业看齐靠拢,从而引导虎门服装产业升级转型。
于此同时,培养设计人才,也是虎门行业快速发展得策动力。虎门现有设计师6000多人,近年来,虎门举办的设计师大赛受到了国内外行业人士的广泛关注,大赛优胜者还经常受到英美等国家顶尖服装院校的邀请前去深造。虎门希望通过人才引进、输送人才出国培训等方式提升设计行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虎门不单拥有厚实的服装生产基地,同时还拥有配套齐备的庞大的服装市场,设计生产的每一件新款服装,在短短的时间就能走遍中国市场,乃至世界各地。
提到虎门设计,很多人对2008年中国国际时装周上虎门设计师的那场《盛世花开》发布会记忆犹新。虽然与很多成熟的设计师相比,那场规模宏大的发布,在设计创意上还略显稚嫩,但对于虎门这样的服装产业集群地来说,却是意义深远。这已经表明,虎门服装开始培育更多的设计人才,用设计的力量来完善服装产业链各环节的建设,推动虎门服装走向国际。不断创新、不断研发,寻找适合虎门服装的发展之路,是虎门服装行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2009年11月13日这一天,第十四届虎门服装交易会如期上演,在这个充满活力的平台上,虎门服装产业以及虎门人,将展现自己不断更新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