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展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玩具频繁通报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时间:2009/12/16来源:中国国门时报作者:

  尽管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饱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影响,购买力明显下降,但对玩具安全方面的要求却丝毫没有减弱,反而加强了对市场的监管力

  近期中国玩具屡遭欧美通报召回,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思考。

  据统计,2009年第三季度,欧盟共发布玩具产品(包括婴儿学步车)信息通报130起,其中涉及中国产品(包括香港、台湾地区)的通报101起。这些通报案例严重影响了“中国制造”的玩具产品形象,给我国玩具厂商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通过深入分析,导致当前玩具出口通报频繁的原因主要有:

  一是国外门槛不断提高,新法规、新标准层出不穷。尽管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饱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影响,购买力明显下降,但对玩具安全方面的要求却丝毫没有减弱,反而加强了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如《欧盟新玩具安全指令》、欧盟REACH法规、《美国消费品安全改进法案》、《玩具安全认证程序》、ASTMF963-08等新法规、新标准的相继出台,对中国玩具出口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通报明显增多,特别是REACH法规自6月1日实施以来,7月10日即对中国玩具开出罚单,后频频增加。直到现在,仍有部分玩具企业对该法规的要求不熟悉,成为通报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玩具产品与儿童用品不再泾渭分明,而是日趋紧密结合。许多儿童用品开发商为了让自己的产品有更好的市场前景,在产品的设计上费尽心思,融入了许多玩具元素,使产品具有一定的玩耍功能,导致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小零件或其他伤害。另外对该类产品是否界定为儿童玩具也存在不同观点(如被通报的婴儿出牙器,八音盒,装饰挂件等),其中许多产品未列入法检目录,可以直接通过报关出口,给检验检疫部门的监管也带来了相当的难度。

  三是企业自检自控能力有待加强。尽管许多企业已建立了相应的自检自控制度,但控制要求仍存在一定漏洞,未能将发达国家对玩具的相关要求与企业自身的自检自控能力有机的结合起来,如原材料的采购控制、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工艺及首件鉴定等尚不能满足不同国家对玩具的相关要求,导致产品被通报。

  针对上述问题,检验检疫部门建议相关企业应主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一是通过网络、行业协会、客户等多种途径及时搜集掌握国外关于玩具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最新动态。

  二是对于一些把握不准是否为玩具的产品,企业应及时与检验检疫部门沟通交流,避免直接盲目报关出口。

  三是企业应不断完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强自检自控能力的建设。

  四是提高创新意识,加大产品研发的投入,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打造企业的自主品牌,开拓多样化的国际市场,降低出口风险。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人:马先生 联系电话:0755-26582990 联系邮箱:service@fzengine.com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