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毛绢纺高速数控自调匀整针梳机的核心——高速自调匀整数控系统采用先进的模块化设计,提高了适应性和稳定性。
记者:公司开发高速数控自调匀整针梳机的初衷是什么?
张忠:目前,国内麻、毛、绢等行业前纺中使用的自调匀整针梳机有两大类:一类是数字化控制的自调匀整针梳机,代表最高水平的是瑞士立达公司、德国特吕茨勒公司和日本大阪机工株式会社等的数控自调匀整并条机(针梳机),其性能优异、工作稳定可靠,但价格昂贵。另一类是靠纯机械方式实现的自调匀整针梳机,这类针梳机虽然价格较便宜,但工作不稳定,不易调试,不易维护,且匀整效果差,严重影响了产品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
为了解决国产针梳机并条条干不匀、效率低等问题,特别是针对自调匀整效果差的问题,我们项目研发小组在吃透该设备机械工作原理的基础上,从改造设备的自调匀整部分入手,应用现代电子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开发了麻毛绢纺高速数控自条匀整针梳机。高速数控自调匀整针梳机由数控系统、传感器及机械部件组成,它运用上位机控制理论和先进的控制技术,使自调匀整针梳机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人性化,使出条不匀率小于1%。
记者:麻毛绢纺高速数控自调匀整针梳机具有什么样的技术特点?
张忠:麻毛绢纺高速数控自调匀整针梳机的核心技术是高速自调匀整数控系统。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模块化设计,按照系统功能划分,利用硬件和软件技术将各个部分封装成相对独立的模块,各个模块连接在通讯总线上,工作相对独立。这样的设计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易维护性。设备出厂后一般无须调试,只需简单的参数设置即可满足工艺要求。
我们采用高精度、高灵敏度的硅微传感器开发了在线检测系统,检测精度为0.2g,响应频率为1kHz。在线检测系统可实时显示检测波形,分时报告条干不匀CV值(变异系数)。出条在线监控装置实现对出条状态的实时监测,增强系统自适应能力,保证高速、高质量出条。另外,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克/米”为单位界定设备输入条干的匀整范围,直接以“克/米”为单位进行输出条干重量控制,方便了用户操作,大大提高了设置精度(精度达0.01克/米)。
新型针梳机的检测、圈条、尾架等部分均借鉴了国外先进技术。检测罗拉为横卧式凹凸罗拉,通过电子手段将检测到的麻条厚度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圈条器分上下两部分结合,分别由同步带传动,圈条部分的底座条筒旋转器由皮带轮传动;主动力及相关传动为同步轮方式。
在开发时我们还充分考虑了用户对老设备的升级改造需要,针梳机数控系统采用独立设计,可用于毛、麻、绢纺及混纺自调匀整并条机(针梳机)的改造。根据不同对象生产要求,对有关技术参数进行相应调整后,数控系统可独立与其他同类型自调匀整并条(针梳)机配套,使整机性能得到全面改善。
○专家鉴定认为,麻毛绢纺高速
记者:据了解,麻毛绢纺高速数控自调匀整针梳机在2007年就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设备得到什么样的评价?
张忠:2007年8月,“麻毛绢纺高速数控自调匀整针梳机”项目通过了由湖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认为,项目构建了并条过程中进条属性与出条质量的函数关系模型,开发了牵伸点(匀整点)自适应方法、在线检测系统,开发成功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数控自调匀整针梳机,速度快,匀整范围宽,出条重量不匀率控制在1%以内,可广泛应用于麻、毛、绢纺行业,是国产自调匀整针梳机的重大技术创新。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创新性强,填补了国内空白,应用前景广阔,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该技术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08年获国家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立项支持,2009年列入长沙市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记者:与同类设备相比,麻毛绢纺高速数控自调匀整针梳机具有哪些优势?用户评价如何?
张忠:目前,进口的或中外合资生产的电子智能型麻(毛、绢)纺自调匀整针梳机价格比较昂贵,由我公司研究开发的高速数控(智能)自调匀整针梳机控制系统性能与进口的不相上下,而整机价格只有进口的或合资设备的1/4左右,具有比较高的性价比。
自2006年样机装配成功以来,公司开发的高速数控自调匀整针梳机已在多家企业投入生产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我们对用户使用情况的跟踪了解,设备的各种技术性能均达到了设计要求,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出条质量高,不匀率大大降低,每米片段不匀率保持在1%以内。由于条干的不匀率低,为减少并条工艺提供了条件。如湖南华升洞庭麻业有限公司使用这种新型数控自调匀整针梳机后,由原来的四道并条工序改为现在的三道,减少了一道并条工序,相应减少了设备和人员。同时也为纺优质高支纱打下良好基础。
设备工作稳定、可靠性高。湖北精华集团天源纺织有限公司去年年初开始使用6台由我公司升级改造的设备。据公司技术人员反映,过去他们二次并条用的是国产CZ423型自调匀整针梳机,那时每天要用近1个小时对设备的机械匀整装置进行调试,还要经常进行抽检,尽管如此,出条效果还是达不到要求。设备升级改造后,不仅出条效果始终保持良好状态,而且感到工作轻松多了。
匀整范围大。设备运行过程中,在设置范围内(出厂时设置范围50克/米~120克/米)加条、减条不停机,仍然保持出条不匀率不变;大范围的喂入匀整改善了对前面工序的管理。过去,在使用老设备时,要时时刻刻对前面精梳机出条和第一道并条工序的出条重量进行抽样检查,稍有不慎,就会使后面的工序出现问题。而大范围的喂入对尾架条子的多少、条子粗细要求比较宽松。
设置方便,操作简单。各种参数的设置只需在人机界面轻轻点击即可完成,不需再调试设备的其它部件。
适应性强。设备生产不同的纤维品种时,可以方便地调换设置。如湖南华升洞庭麻业公司、湖北天源纺织公司等企业在生产纯麻、各种比例的麻腈、麻维等混纺纤维品种时,只需几秒钟的时间即可切换设置到最佳适纺位置,适应了市场品种多样化需求。另外,通过更换圈条器这一标准配件、调整有关技术参数,这种设备还可应用于毛纺、绢纺前纺工艺的并条工序,具有比较强的适应性。
减少了维护保养频率。设备的自调匀整由于采用了电子数控技术,机械结构简单,只需对设备机械进行简单的例行保养。
适应了老机改造的需求。由于旧机升级改造后,其工作性能和出条效果与新机接近,因此,设备投放市场以来,多数都是采用旧机升级改造的形式来购买设备,为企业节省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