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展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运动品牌鞋企“围剿”外企

时间:2010/4/13来源:香港大公报作者:

  香港大公报报道,中国民族体育品牌正在迅速崛起,并展现出在中国市场上对国外品牌进行“围剿”的态势。今年三月,李宁公司在港发布最新年报显示,该公司○九年度销售收入为83.87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25.4%,成功取代外国着名品牌阿迪达斯,跃居内地体育用品市场市占率第二位,仅次于耐克。专家指出,这一信号说明,中国顶尖国产体育品牌已具备与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

  在中国的体育产品市场,耐克、阿迪达斯等国外品牌曾经雄霸天下十余年,但随着中国民族体育品牌企业的壮大,原有的市场格局已然发生了改变。事实上,在过去的一年里,“国进洋退”是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关键词。阿迪达斯去年全球各区域市场陷入泥淖,耐克则关闭了在华唯一的自有工厂,至于百丽、达芙妮等大代理商们亦关闭了大量的阿迪达斯、耐克门店,纷纷退出了国际体育运动服饰品牌的代理业务。

  李宁料三年内地称王

  就从近日公布的业绩也可以看到一斑,阿迪达斯公司去年在中国区销售同比减少16%,至9.67亿欧元,其中内地的销售额约70亿元。这一结果反映,李宁公司在中国体育用品市场中已成功取代阿迪达斯。业内人士更指出,李宁去年的销售总额与外界估计的耐克百亿销售额仅有16亿至17亿元的差距,若按照该公司年增长25%的速度计算,李宁完全有望在未来两到三年内,重夺中国市场王位。

  除李宁外,其他中国民族体育用品品牌亦表现亮眼。安踏公司○九年度销售总额增长23%,以58.75亿元位居中国体育市场的第四位;至于匹克去年全年则实现销售额30.95亿元,同比增长51.6%,位居第五。值得注意是,在目前中国市占率前十名的体育品牌中,中国民族品牌已占绝大多数,耐克、阿迪达斯等国外品牌已陷入中国民族品牌的“围剿”之中。

  宜建立不同档次产品

  面对外国品牌的不振局面,中国民族品牌一路乘胜追击。去年底,安踏已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开设了近400家门店;而李宁7249家门店中,也有两成分布在一线城市。至于匹克方面,集团CEO许志华表示,今年匹克将加大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发展。他指出,匹克今年计划在全国开设1000家专营店,其中仅上海一地就将新增100家店;同时,公司还将开设的100间篮球用品专卖店,也主要布局一线城市。

  不过,中国广告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培爱表示,虽然目前民族体育品牌产品的竞争优势在于价格低廉,但是低价只能是一种阶段性的营销行为,想要进军一线市场,民族企业一定要注意对产品进行区隔,不仅要有低端产品,也要有属于自己的高端品牌、拳头产品,这是未来民族企业在内地乃至国际一线市场立足的根本之一。

  事实上,一些民族企业早已在经营方式上有所转变。据悉,匹克集团将于四月二十日起陆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内地一线城市开设“篮球小店”。“篮球小店”将以篮球唯一元素,汇集匹克集团的所有篮球运动相关产品,不仅拥有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匹克篮球产品,还包括了如匹克明星款篮球鞋等匹克公司的高端产品。匹克集团品牌公关部总经理侯立东说,“『篮球小店』的开设,是匹克对内地一线市场的一次重拳出击。”

  收购FILA纳高端产品

  此外,安踏集团去年十月斥资6亿港元收购意大利知名的高级运动休闲品牌FILA品牌于中国、香港及澳门的业务,正式进军高端体育用品市场。据了解,安踏将在品牌重塑工作完成后针对高端消费市场拓展,计划年内将其总门店数拓展至200间。安踏集团表示,希望借助FILA在相关高端产品开发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优势,结合安踏在国内体育用品市场的经验,抓住中国高档体育用品市场的发展潜力。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人:马先生 联系电话:0755-26582990 联系邮箱:service@fzengine.com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