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成本的持续高位运行,作为高端奢侈品代表的羊绒制品未来的终端销售价格也将持续攀升。据海关数据,今年前8个月,我国羊绒及制品出口总计96352万美元,同比增长32.4%。图为在昨日举行的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国际羊绒交易会开幕典礼上,模特展示羊绒服装。 (赵冰 摄)
杨树青 华大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主任
侯朝辉 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桂源 乐登户外总经理助理
近日,与Hello Kitty(凯蒂猫)和Disney(迪斯尼)同属广州亿利来集团旗下的另一成人著名鞋服品牌Jeep的代理权正式被泉州本地一鞋企收入囊中,这一事件在业界掀起巨大波澜。
联想到近期“收购达人”百丽并购童装品牌Hello Kitty、Disney的童鞋“并购第一案”,借力国际品牌成为很多鞋服企业实现品牌、渠道等转型升级的方式之一。那么,这一模式的利弊在哪里?企业又应当注意什么问题,本期嘉宾就此讨论。
借力并购 抢新市场
主持人:您觉得企业并购现有知名国际品牌的主要动因是什么?有什么风险?
陈桂源:并购国际品牌是企业进入新目标领域的重要途径,比如,之前安踏收购斐乐,就是为了进入新的高端市场。企业通过并购或者代理的方式,与国际品牌合作后,就能够依托国际品牌原有的品牌优势,在新的目标市场快速站稳脚跟,同时减少自创品牌所需的漫长的品牌培育期。
杨树青:就目前而言,成人鞋服的行业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企业要想获得突围和提升,只能进军新的市场。可是成人和儿童的需求不一样,将儿童用品做成成人的缩小版,终究不能长久。最重要的是要抓住目标群体的独特需求,通过并购现有的知名儿童品牌,借助其内在积淀,就成为快速进军儿童市场的重要途径。
侯朝辉:研究显示,70%的并购开始时似乎取得成功,但最终却宣告失败。如果是盲目效仿行业领袖企业而不是客观地基于自身资源状况所进行的并购,恐怕就很危险。
高调并购 低调学习
主持人:在欧洲,一个品牌可能要上百年的沉淀,而在中国自建品牌可能更难。技术可以拿来主义,品牌如何实现拿来主义?
陈桂源:知名品牌往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容易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优质、高贵的形象,而国内鞋服品牌往往历史短,文化积淀薄。所以应该通过与知名品牌的零距离接触,学习其品牌成长的经验。
杨树青:“代理和并购”应该说是目前国内企业与国际品牌接触的主要方式,也是企业学习国际品牌成长经验的途径之一。早在上市之前,几经周折和努力,安踏成为阿迪达斯上海的总代理和KAPPA福建的总代理,一定程度上就是为了通过学习国际品牌的运作经验,来实现自我品牌的提升。
品牌渠道 一石二鸟
主持人:当前鞋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趋向于品牌和渠道的竞争,有人称,通过品牌并购来扩张渠道是在这场竞争中实现“一石二鸟”的杀手锏,您如何看待?
杨树青:企业并购要考虑自身的实力、品牌经营能力,以及战略发展的需要。比如,一个企业正准备进军美国市场,但是苦于无法进入当地的流通渠道,这时候,如果能够寻求到当地有一定影响力和渠道资源的品牌进行并购,就能够快速进入当地市场。
主持人:服装品牌雅戈尔曾出资1.2亿美元收购美国新马公司100%股权,其看重的就是新马公司通达包括美国数百家百货公司销售网点在内的销售渠道,和保证这些货品顺畅流入这个百货公司的强大的各级物流系统。
侯朝辉:在选择并购对象时,要注意并购品牌和自有品牌能否在文化特性和经营业务上实现融合,要尽量选择能够与企业原有品牌形成战略互补性的品牌,从而避免两者在自家渠道里“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