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茧丝绸办公布的《茧丝绸行业“十二五”发展纲要》显示,2015年,丝绸工业总产值有望达2000亿元人民币,真丝绸商品出口将保持在35亿美元以上,并打造出10个具有民族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国家茧丝绸办主任邸建凯透露,《纲要》的首要目标是保持行业经济总量稳步提升,确保十二五期间,年均蚕茧产量稳定在65万吨左右,丝及丝绵类产品总产量达12万吨以上,蚕桑经济收入超过200亿元人民币,蚕农人均收入不断提高。
据悉,中国行业类公共品牌——“高档丝绸标志”目前已授权27家企业使用,该标志产品销售额达25亿元人民币左右。品牌效应已经为丝绸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外,《纲要》还强调了产业结构、技术创新、节能减排三方面的内容。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提升东部产业优势,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和集团,打造中国东部先进丝绸制造聚集地,继续引导茧丝绸行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及装备,2015年实现数字化智能缫丝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增真丝绸织造设备中无梭织机比重达90%以上,加快淘汰落后技术设备。
在技术创新方面,促进行业节能减排,2015年烘茧和丝绸印染领域单位增加值能耗比“十一五”期末降低20%以上,丝绸工业单位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以上,缫丝企业实现污水零排放,茧丝绸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