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事件的启示
时间:2011/7/22来源:作者:
达芬奇家居从开始死不承认,到后来老总声泪俱下讲述辛酸创业史,再到后来松口决定停售部分产品进行内部整顿,这一系列的变化像一场闹剧,一直吸引着各路看客。这其中最大的受害者无疑是消费者,尤其是花费上千万元购买该品牌家具的那位消费者。能在一个品牌花费这么多钱,除了说明产品本身价格不菲,更能说明消费者对品牌的喜爱和忠诚。然而,达芬奇还是辜负了消费者的信任,将国内东莞生产的产品说是进口产品。其产品出国“溜达”一圈,身价陡然增高,“镀金”效果明显。
事实上,在纺织界尤其是服装领域,国内品牌通过在国外注册或“出国镀金”再回国销售现象并不鲜见,但是由于没有开出如此天价,也没有得到消费者和相关部门的重视。此次达芬奇家居事件算是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这也给消费者提了醒,盲目选购国际品牌不靠谱。
本来中国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就不高,能够让消费者持续对品牌消费十分困难,这一事件对国内企业无疑是雪上加霜,使消费者更难再相信商家。也有人将此现象归罪于消费者,认为是因为中国消费者崇洋媚外,更愿意购买国外品牌,导致国内品牌迫不得已才出此下策。对这样的言论并不能认同,一味追究消费者责任只能说明生产商家无能吸引消费者,在事发后又寻找不到合适的理由从而以此为借口推脱责任。
自古以来,经商就讲究诚信二字,多少百年老店在谈到生意经时,最常说的就是“诚信经商、诚信做人”。然而,在浮躁的当下,显然大部分商家没有牢记这样的忠言,不断挑战消费者的底线,将价值与价格不对等的产品销售给消费者。达芬奇事件不断升级,也是因为这极大地触犯了消费者对诚信的认知。天价产品不愁卖,但是若添加产品为假冒产品,那再想挽回消费者的心,难于上青天。
- 福建"微品牌"如何积攒能量求发展?2011.07.21
- 2011年上半年数据解析(二)2011.07.19
- 大牌背后的真相2011.07.19
- 奢侈品消费税调低合乎民意吗?用数据说话!2011.07.18
- 中国企业如何面对加薪潮2011.07.15
- 电商市场精细化趋势显露2011.07.15
- 服装产业集群未来战略探析2011.07.14
- 浙江省童装质量安全状况及发展对策2011.07.13
- 奢侈品集体涨价意在保持价格高端?2011.07.11
- 服装品牌发展论坛:发展的本土力量在哪里?2011.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