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展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欧洲时装品牌冷落“中国制造” 生产业务西移

时间:2012/3/23来源:作者:

  随着中国向产业价值链上游移动,不少时装品牌在本土周边发掘合适的供应商,西欧周边不少国家正成为新的时装制造中心。

  从中国采购的成本呈上升趋势,但还算得上低廉,因此时装品牌决定改由“摩洛哥制造”或“摩尔多瓦制造”,并非完全出於成本考虑。

  瞬息万变的消费者行为是时装业需求的主要推动力。业内公司需灵活应变,才能在与Inditex(ITX.MC: 行情)旗下Zara这样强劲对手的竞争中生存。Zara能在短短数周内就在店面推出与T台走秀相仿的时装,目前其60%的产品在欧洲或周边生产。

  意大利内衣品牌La Perla设计师比安奇(Giovanni Bianchi)告诉路透:“在土耳其和突尼斯生产服装的成本当然高於中国制造,但把(中国)加薪幅度考虑在内,其实成本也没高多少,而且土耳其和突尼斯离意大利要近得多,对我们来说更方便,能更好地把好质量关。”

  去年底,该品牌已将旗下大众品牌Studio La Perla生产线从中国移至土耳其和突尼斯,并将睡衣采购从中国移至葡萄牙。

  该品牌估计,要完成同样的工作,在中国如果需要支付10欧元的人力成本,那麽在突尼斯或土耳其则需支付15-16欧元,因此从这方面看,在华制造成本仍是最低的。

  但这种情况正逐渐发生变化。

  过去五年,中国全国工资指数每年平均上涨15%。法国时装研究所(Institut Francais de la Mode)估计,去年中国沿海地区月薪从2005年的240欧元上涨到400欧元,而突尼斯当前月薪水平是160欧元,摩洛哥和摩尔多瓦则分别是152欧元和200欧元。

  此外,中国工厂方面提出的条件更严格,这也让时装公司在考虑是否与中方合作时不得不三思。

  法国时装品牌让·夏尔·德卡斯泰尔巴雅克(Jean-Charles de Castelbajac)、Barbara Bui(BBUI.PA: 行情)和艾格(Etam)(TAM.PA: 行情)近期也将部分生产业务移至更靠近本土的地区。

  这些品牌表示,中国生产商不断施压,提出的订单规模太大,这样可能导致商品积压,以致不得不打折促销,进而损害品牌形象。

  让·夏尔近期将海外生产业务移至匈牙利,其生产负责人洛佩兹(Celine Lopes)称:“在中国制造的性价比,已不再让我们感到满意。”

  Barbara Bui在2010年将生产迁至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土耳其。其副执行长拉加德(Jean-Michel Lagarde)称:“在中国制造带来的距离以及语言障碍,让我们始终难以把好质量关。”

  “我们在与南欧和东欧的生产商合作时,更容易以我们的方式行事。”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人:马先生 联系电话:0755-26582990 联系邮箱:service@fzengine.com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