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棉纱期货有望年内挂牌 纺织企业违约风险降低

时间:2014年10月23日来源:华夏时报作者: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棉花产业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积累的问题日益凸现,依靠政策稳定生产和市场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自今年国家启动新疆棉花改革试点,取消实施3年的棉花收储政策以来,郑商所棉花期货在交易量沉寂3年后终于又重现活力,以今年9月份为例,棉花期货不仅在成交量上环比增长148%,同比增长达4287%,成为期货市场中明星品种,而且连棉花期货的价格走势也成为市场讨论的焦点,多空论战的硝烟从未间断。

  近日,郑商所理事长张凡在“2014郑州农产品(棉花)期货论坛”上表示,为更好地配合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郑商所将尽快完成在新疆设立棉花交割中转库的工作,健全棉花产业链品种体系,满足涉棉企业需求,全力推进棉纱期货研发,争取年内挂牌交易,并争取尽早推出农产品期权。

  棉花产业链又添一丁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棉花产业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积累的问题日益凸现,依靠政策稳定生产和市场的难度也越来越大。随着农业生产进入高投入、高成本的阶段,国际国内市场联动性增强,国内外棉花价格出现明显倒挂,这使得维护我国棉花产业安全的难度越来越大。

  正如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王小兵指出的,我国是棉花生产、消费大国,棉花产业事关棉农收入,事关纺织行业的平稳运行。棉花产业还面临着价格大幅波动、接货违约等风险。不过,今年以来,随着我国在新疆启动棉花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的推行,以及未来棉纱期货的推出,纺织企业的违约风险会被降低。

  据《华夏时报》记者了解,2013/2014年度,国内纺织企业用棉量大幅下降,库存水平很低。但对于国外市场的棉纱需求却较高,所以表现出进口大幅增长的状态。这对于传统的纺织企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威胁。国内外纱线价格相比较,国际市场纱线价格较低,国内企业就会偏向于进口棉纱,因为无配额限制,所以进口量根据企业需要的量采购。

  另外,2014年年初开始,国内纱线市场行情不容乐观。比如2014年年初,20支纱线的出口价格是21570元/吨,10月份,纱线价格为19971元/吨,跌幅为7.4%。根据整个行业的情况,如果当时有纱线期货,那么就可以卖出进行保值,避免了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

  南华期货分析师傅小燕认为,棉纱期货的推出有助于国内纺织企业对冲纱线价格波动风险,有助于市场的稳定。对于纺织企业来说,分别有采购棉花和生产纱线双重任务,采购棉花的风险可以通过棉花期货来保值,纱线价格的波动风险可以通过棉纱期货来保值。同样的,国内许多贸易商也可以在棉纱期货上进行操作。

  据了解,目前还没有关于郑商所棉纱期货合约的相关信息。但年初时,曾有关于大商所关于纱线期货的合约设定部分内容,以供借鉴。大商所纱线期货合约初定以普梳32支和40支棉纱为交易标的,通过升贴水扩大交割范围;根据现货市场实际及发展趋势,以国标为基础制定期货交割质量标准;根据现货企业生产特点,合约月份设为12个连续月份,方便现货企业套保操作。

  “举例来看,在我国目前棉纱期货尚未推出的情况下,棉纱行业企业更多利用棉花期货进行原料的对冲保值或其原料的库存跌价风险对冲保值,但由于从棉花采购到棉纱生产、销售等需要一定时间,而棉纱产成品的库存、销售计划安排等存在客观的风险,无法有效采取风险规避举措。”北京迪爱斯吾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双伟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棉纱期货一旦推出,企业可以直接通过棉纱期货的远期合约,进行一定的风险对冲活动。当然这只是企业利用期货的一个点。

  由于棉纱处于棉花产业链的中间环节,上游有棉花等原料产品,下游有服装纺织品等制成品。棉纱期货的推出对于纺纱生产和消费企业都有好处,有利于企业借助期货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棉花、棉纱分别作为产业链的上下游,价格走势具有相关性,肯定有利于企业进行风险对冲。

  “比如一家纺织生产企业,可以通过棉花期货锁定原料风险,但是棉纱市场完全是市场化竞争,价格变动大,在棉纱价格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客户可能违约不收货,也可能生产企业只能通过降价销售实现资金周转。”中信期货分析师王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棉纱期货,企业就可以很好地对冲棉花价格下降引起的棉纱价格下跌风险。

  纺织企业热盼棉纱期货

  “2014郑州农产品(棉花)期货论坛”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涉棉企业开户数较去年同期增长四成以上,企业避险需求显著增强。参与棉花期货交易的法人客户数同比增长78%,远高于同期参与交易的自然人客户数27%的增幅。法人客户日均持仓近10万手,同比增长84%。

  随着棉花期现货价格走势趋同,中美棉花价差明显缩小,从最高时每吨超过6000元以上,缩小到目前约2000元左右,棉花期货价格发现功能逐步得到恢复。

  随着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推行,棉花市场回归市场定价,不过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也在增加。然而,光靠棉花期货的套期保值,难以完全规避企业的风险。

  “其实,对于我们这些纺织企业来说,仅仅依靠棉花期货进行套期保值还远远不够,因为不能完全规避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特别是纺织企业生产的棉纱价格波动很大,同时在价格下跌的过程中,棉纱下游企业不接货违约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我们急盼棉纱期货上市并为其提供风险对冲工具。”山东某纺织企业负责人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傅小燕认为,未来棉纱期货推出后,必然是棉花产业链风险保值的又一工具。尤其是涉及到棉花、纱线这两个品种的企业,受益匪浅。轧花厂、纺织企业可以利用棉花进行保值,纺织企业、贸易企业既可以用棉花保值,也可以用纱线保值。

  如果供应端出现紧缺,则可以进行买入棉花保值,如果需求端出现宽松,可以进行卖出纱线保值。很多企业都愿意并积极参与到纱线期货的交易当中。另外,也可以打破棉花期货只能进行跨月套利的局限,将棉花、棉纱甚至PTA结合起来进行跨品种套利。

  毕竟棉花在棉纱生产中成本占到70%,企业对于棉纱期货很感兴趣。但企业参与棉纱期货还要看市场的运行情况,刚开始上市大家一般都比较谨慎,先观察一段时间,看棉纱期货与现货市场、与棉花期货、与PTA期货的相关性、活跃程度等再进行之后的操作。

  董双伟表示,棉纱和棉花作为成品与原料的关系,二者之间有着对应的成本与利润关系,超过或低于正常的产成品关系,即可介入进行套利,未来一定会衍生出二者相关的套利策略。但由于棉纱的标准相对复杂,且不同厂家同样是40S纱,标准都会不一样,未来需要破除这方面的认知与实际应用的矛盾。但对于现货企业而言,由于棉花期货上市10年来的培育,企业认知度相对较高,未来将会积极参与棉纱期货。

标签:纺织企业 棉纱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