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央行的解读称,此次降低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主要目的是继续发挥好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分析人士表示,此次“双降”在市场的普遍预期之中。虽然此举有安抚资本市场的考虑,但更多是给实体经济以真正的提振。
弥补流动性缺口
根据央行公告,8月25日,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降息将于8月26日生效,降准自9月6日起生效。
据了解,这是继6月28日央行同时降息降准后,再次同时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本次降准后,金融机构普遍存款准备金率约为18%;降息后,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4.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1.75%。
对于为何选择在这样一个时间点降息降准,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当前外汇市场在趋近均衡的过程中,会引起流动性的波动,需要相应弥补所产生的流动性缺口。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根据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适当提供长期流动性,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也表示,7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大降3080亿元,8月下降幅度可能更大,造成银行超额准备金的消耗。此前央行已通过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MLF)释放短期和中期流动性对冲,此次降准意在释放长期流动性对冲,稳定利率。
据民生证券估算,7月8月外汇占款流出量可能高达万亿元,本次全面降准和定向降准释放了6000亿~7000亿元规模的流动性,加上此前MLF和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基本对冲外汇占款减少的量。
利好股市及经济
对于此次出台降息降准等组合措施的主要考虑,专家认为,除了救市外,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也是央行作出此次调整的主要原因。“此次降准时机基本在市场预期之内,而且是已经到了不得不降的时候。央行作出这样的组合调整除了股市暴跌的原因外,也是遏制经济下行的一个举措。”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徐振宇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向记者坦言:“实现7%左右的经济增速目前对中国而言压力很大,很多经济数据都印证了这一点。”相关数据显示,虽然二季度以来我国实体经济已有企稳回升的迹象,但是基础还不牢固。7月份工业增加值的增速有所回落、8月份财新采购经理指数初值下降等都显示了一定的下行压力。
首创证券研发部总经理王剑辉也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央行选择这个时间点降息降准最直接的考虑,就是要释放一个强烈的积极信号以稳定资本市场,从而防止资本市场波动产生更多的连锁反应。此外降息降准可以增加市场流动性,也可以使市场使用资金的成本下降,从而惠及实体经济。
不过,“双降”对于低迷经济的支撑作用到底有多大,有专家也持不同看法。有业内人士就指出,此时降息降准对遏制经济下滑、促进经济复苏利好明显。但如何让降息降准释放的大量流动性进入实体经济是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这些流动性不能进入实体经济,无论降息降准多少次,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难以解决。“目前来看,市场对实体经济信心不足,才会导致资金都流入资本市场,使股市出现泡沫。从这个意义上讲,此次降息降准对实体经济的作用还有待观察。”王剑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