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服装吊牌名不副实 涉嫌欺诈被诉赔偿

时间:2016年03月22日来源:全球纺织网作者:

不少消费者在购买服装鞋帽等商品时,都会注意查看商品的吊牌,进而从中知晓商品的材质等信息。一旦商品吊牌的信息虚假,就会误导消费者,涉嫌欺诈。近日,镜湖区法院就受理了数起因商品吊牌名不副实而引发的产品责任纠纷案件,消费者均要求商家退还货款并支付三倍赔偿。
  不少消费者在购买服装鞋帽等商品时,都会注意查看商品的吊牌,进而从中知晓商品的材质等信息。一旦商品吊牌的信息虚假,就会误导消费者,涉嫌欺诈。近日,镜湖区法院就受理了数起因商品吊牌名不副实而引发的产品责任纠纷案件,消费者均要求商家退还货款并支付三倍赔偿。

  2015年10月,阿玲(化名)从某服装销售公司购买了5件服装,吊牌上显示:55%羊毛,45%貂绒。服装拿到手后,阿玲感觉这些服装吊牌上标注的材质有虚假成分,遂委托专业机构根据相关《毛针织品》标准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这些服装不含貂绒成分,且其他检测成分也与吊牌不对应。

  阿玲发现自己被欺诈后,要求某服装销售公司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承担其“退一赔三”的赔偿责任,后者不为所动。于是,阿玲诉至法院,决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经过法院的调解,阿玲和某服装销售公司达成和解。

  无独有偶,在审理该案期间,又有几起类似的案件诉至镜湖区人民法院。后经法院调解,这些案件均以达成庭外和解撤诉的方式结案。该案承办法官提醒广大商家,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要依法诚信经营,别在商品吊牌上耍小聪明,否则会造成名利尽失的后果。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芜湖新闻网)

标签:服装吊牌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