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朝阳区的原京棉二厂工厂区如今已经建设成为莱锦文化创意产业园,在保留原有建筑风格基础上,将厂区改造为独栋花园式低密度创意空间。本报记者邓伟摄
东四五环之间的朝阳路上,绿荫掩映下,一座座精致的办公楼间穿梭着衣着时尚的白领们,刹那间,你会以为这里是艺术气息浓厚的“798”,不过,这些楼的“前身”其实是堆放布料和纺织成品的旧厂房,现在“换装”成了影视公司云集的电影产业园。
在京城的很多地方,曾经纺织机轰鸣声贯耳的纺织厂房,正悄然变身时髦的文创园,它们所属的老国企北京纺织控股,也在本周刚刚宣布更名为时尚控股,京城纺织业历经转型升级,为北京的新时尚添了一抹亮色。
厂房到园区文创新天地
迈进北京铜牛电影产业园,一排排高大的库房被加了层涂了漆,午后的阳光从偌大的落地窗洒进来,这里已经聚齐了37家影视公司,领域从电影前期策划、剧本创作到明星演艺,产业链条上各类型应有尽有,不少知名演艺明星的工作室也都设在了这儿。一拐角,摄影棚里一档创业的栏目正在录制,再往前移步,私人影院、互联网电影公司、健身房一应俱全。
一年前,这里还是京城纺控旗下铜牛集团的物资公司,在这片传媒行业火热的宝地上,占地两万平方米的仓库总显得有些突兀。“纺织加工业要转型升级,必须淘汰落后产能。”园区负责人说,纺控公司考虑到电影产业发展迅猛,加之坐落在“传媒走廊”,因此,老纺织目光转向文化创意,投身影视园区的建设。据介绍,五十家影视公司将入驻这里,还将开设IMAX影厅供影视公司使用。盈利不只靠“吃瓦片”,园区还靠代理、咨询等模式赚钱,还参与到了影视投资的热潮中。
“以前北京电影聚集地是北影附近的蓟门桥,以后就都聚集在我们厂房改造的新园区里了呢!”一名园区建设者兴奋地说道。新园区也没忘了“老本行”,这里还将开展高级服装定制,继续发挥纺织余热。
驱车向西两公里,莱锦文创产业园跃然眼前,一座座办公楼长得有点儿“奇怪”:它们的屋顶呈锯齿形,每层楼都有九米高。它的前身,是纺织控股北京第二棉纺织厂,锯齿形屋顶正是为了方便采光。“棉纺厂在以前可火啦,满足百姓穿衣需求,不少人都挤到厂子这儿买布呢!”顺着京棉集团党委副书记樊晓伟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一台自动织布机作为工业遗存摆在了绿地上,芳草萦绕间,不少知名文化传播公司坐落其中。“这就是我以前纺车的机位!”原京棉二厂的“老纺织”张存和站在一家联合办公空间门口,兴奋地和门牌合了张影。
怀柔杨宋影视文创园、上海方苑锦创意谷……纺织控股公司的一批文创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还打造了一批动漫、影视、新媒体工作室,并运营着时尚杂志,丰台厂房成了创客空间,大兴的新媒体技师学院甚至还飞起了无人机……园区内,带着历史气息的纺织遗存难觅,只有时尚和潮流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