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搞不出碳纤维我们愧对国家

时间:2019年02月15日来源:中国纺织报作者:

由于发达国家一直对碳纤维技术严格封锁,且中国当时很少有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因此陈光威只能自己研发。所幸的是,他遇上了比自己年长1岁的陈光大。陈光大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总工程师,自1975年开始从事碳纤维的研发工作,基于成功制备硝酸一步法碳纤维而获得国家级奖励。

  中国碳纤维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以“7511工程”进行攻关算起,至2000年的近30年时间里,并未获得关键突破。大约在2000年年初,已经80多岁高龄、长期从事金属材料研究的我国材料界的“泰斗”师昌绪下决心推动中国碳纤维发展。他说:“80岁以后本可以少管点事,但我心有不甘,仍想抓一抓碳纤维。如果中国碳纤维上不去,国防安全就无保证,我将死不瞑目。”

  在那个阶段,陈光威创办的光威集团也因钓鱼竿生产需要进口碳纤维,却尝到了被日本封锁的切肤之痛。他便对员工说:“我在有生之年一定要把碳纤维搞出来。”

  陈光威自1999年开始从事碳纤维研究。当时,企业已经从日本进口了一套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这也是中国引进的首套宽幅碳纤维预浸料生产装备。该套生产线很快便带动了光威集团的渔竿产量快速增加。但随后,一个新问题浮上水面:生产预浸料的主要原材料——碳纤维在进口时遇到了麻烦。

  碳纤维属于战略物资的范畴,中国进口碳纤维一直受到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严格控制,实行最终用户审核、担保的许可证管理制度。在被严重“卡脖子”的情况下,当时已经60岁的陈光威决定研发碳纤维。不过,作为一名在全球钓鱼竿领域颇有成绩的成功企业家,他在重大决策方面很谨慎。那时他对大家说:“我们先拿出100万美元试试,如果成功就继续干,如果不行就停止,这些钱就算交学费了。”

  由于发达国家一直对碳纤维技术严格封锁,且中国当时很少有人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因此陈光威只能自己研发。所幸的是,他遇上了比自己年长1岁的陈光大。陈光大是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总工程师,自1975年开始从事碳纤维的研发工作,基于成功制备硝酸一步法碳纤维而获得国家级奖励。陈光大退休后,于2000年受聘于光威集团,成为光威碳纤维研发的技术带头人。就这样,陈光威任项目总负责人,陈光大教授任技术带头人,他们夜以继日地干起了碳纤维。

  这一阶段的师昌绪,在北京以“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发展对策研究”课题为抓手,亲自组织调研、总结经验,试图找出“中国碳纤维上不去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师昌绪主持并指导完成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发展对策研究报告》、《我国碳纤维及原丝研制、生产单位概况》等相关报告。在做了足够充分的准备后,2001年1月,师昌绪给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写了一份《关于加速开发高性能碳纤维》的请示报告。该报告获得批示后,师昌绪亲自对碳纤维进行相关调研。

  2001年9月25日,科学技术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在北京召开了“PAN基高性能碳纤维研制与开发战略研讨会”。会上,师昌绪提出了非常具体的指导意见和战略调整建议。此后,在很短的时间内,科技部决定设立碳纤维专项,成立了专家小组。

  那一阶段的光威集团,由于陈光威和陈光大的密切配合,碳纤维研发开局良好、进展顺利。通过他们通力合作、攻坚克难,仅用了1年左右的时间,花费了100万美元的预算,光威集团便完成了碳纤维试验线的调试,生产出了高强型碳纤维样品。

  2002年2月26日,科学技术部召开了“863计划”“十五”安排通气会。会上,师昌绪提出建立公平、公正的“现场取样,第三方评价体系”。其具体做法是,取样专家组到现场从生产线上随机取样,然后把样品带回北京进行统一编号,送至承担测试任务的单位(第三方)进行同等条件下的测试。随后,将测试结果交给专家组在评审会上揭晓,并由专家组宣布编号所对应的单位。专家组根据各产品的性能数据,对参评单位进行现场排序。经过这种程序产生的结果,大家都心服口服。

  此后,也正是受益于师昌绪积极倡导的这种新型的评价模式,光威集团才能凭着产品性能的优异,评价排序领先而入围“863计划”碳纤维专项,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也才能先后承担了4项有关碳纤维的研发项目,陈光威也才能带领光威碳纤维最终进入“国家队”。

  大约是2004年4月,师昌绪和陈光威第一次见面,且当面达成“碳纤维一定要‘产业化’和‘用上去’”两点共识。当中国碳纤维技术及产业化取得进展后,师昌绪立即把国产碳纤维应用提上日程。

  在师昌绪的倡导下,科技部“863计划”项目启动了“碳纤维稳定化连续运行项目”,拓展纤维承担了此项目,且在不到1年时间内,建成中国第一条10吨级碳纤维工程化生产线。2005年11月8日,国家“863计划”项目“CCF-1级PAN基碳纤维原丝中试”以及“稳定化和连续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技术鉴定会在光威集团举行,这是国内首个由民营企业承担的“863计划”项目的验收会议,师昌绪亲自来到威海并主持会议。当天,2个项目都成功地通过了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中国碳纤维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研发的CCF300碳纤维达到同类产品世界先进水平,并实现工程化,通过“863计划”项目验收,填补了国内空白。

  此后,通过在威海召开的“国产碳纤维航空工程化应用”第一次工作会议(现在被称为“119会议”),标志着光威集团正式“参军”,走上了“军品”研发方向。

  2007年年初,在师昌绪的关心下,拓展纤维的130吨原丝/50吨碳化/年生产线通过了验收评审,这是中国第一条碳纤维工程化生产线。这条线在2008年年底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成果。2012年6月,“国产碳纤维航空应用工程化”项目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那时,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装备部再次召开大型技术鉴定会,这次会议既充分总结了应用验证经验,又对国产碳纤维在航空领域的应用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此后,拓展纤维生产的GQ3522碳纤维产品已经在中国航空航天军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彻底扭转了中国在这些领域所需的碳纤维材料“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一个是国内材料界的泰斗,一个是民营企业家,师昌绪和陈光威的人生轨迹本无交集,但他们因为“碳纤维”而相识,并在前后十几年里“肝胆相照”、“亦师亦友”,共同急国家之所急,为中国碳纤维实现技术突破、打破国际封锁、实现产业化、实现国防军工领域所需材料的自主供应耗尽了心力,也由此建立起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师生情谊。

标签:碳纤维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