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想提一点对面料设计师的建议。面料设计师一定要注意面料色彩的运用与和谐搭配。这非常重要,因为对于面料的下游用户和终端消费者来说,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定是色彩。
赵卉洲:国内面料设计师的短板和软肋是什么
纺织服装周刊
今年的中国国际面料设计大赛上,中国的面料设计师们拿出了具有较高水平的设计作品,在色彩方面,更为丰富,在手感方面,更具有爽滑感、精密度也更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代表了中国的面料设计水平。
同时,也必须地承认,国内的面料设计师在设计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一款面料的设计当中,没有体现出终端应用的成分,这就会让下游困惑,这款面料可以用来做什么?另外,有些面料的色彩虽然明亮,但是在趋势感方面,还很薄弱,没有结合社会和季节的大环境来进行色彩方面的设计。而国外面料的设计就在色彩方面非常大胆,创意十足。
我认为,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就在于国内外的面料设计师在思维和视野上存在差距,这也是国内面料设计师的短板和软肋所在。
Sophie:面料设计师要考虑产品的终端应用
纺织服装周刊
在欧洲,一个面料设计师不是只做设计工作这么简单。对下,他要同服装组进行沟通,了解终端应用的感觉和要求;对上,他要同机器组进行协作,告诉机器组设计师们需要怎样的感觉,机器组应该怎样从技术层面进行配合。而且,欧洲的面料设计师们在进行一款面料设计时,考虑的最多的就是这款面料穿上身到底是什么样子,它的市场行情会怎样,因此也就会反复多次的进行尝试,如经纬线的搭配等等,来达到自己最满意的效果。
而在中国,情况则不同,面料设计师在进行一款设计时,经常就是一次性工作,没有想到市场应用,忽略了消费者的终端需求。这是中国面料设计师现在最为缺乏的东西。
至于原因,我想也是多方面的。在意大利、法国这些走在时尚前沿的国家,每一位设计师从小受到艺术的熏陶就很多,老师和父母会带着孩子去看各种展览、演出,包括旅行,这些都是社会这个“时尚课堂”可以给予孩子们的。成为专业的设计师之后,这些人每年则会去纽约、伦敦、米兰等城市,观看走秀、参加展会,来丰富自己对艺术的认识。
刘锐:面料设计需要结合客户需求
纺织服装周刊
作为一个从事运动类面料开发的研发人员,对于运动面料,我有着自己的感受。现在的消费者,在购买运动服装的时候,看重的是其视觉上的冲击力以及功能性的设计。纹饰变化较多、花样花式丰富,那它自然吸引人;吸湿快干、柔软舒适,那它也会吸引人。
我国运动面料设计在传统的风格下,呈现出日趋多样性的变化,对于类似李宁这种品牌公司来说,是有好处的,消费者更加愿意为设计掏腰包,这在满足消费者消费需要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盈利。
但是,同国外的差距也是切实存在的。国内的面料设计领域细分不够,同质化现象严重,在开发设计中,缺少方向,没有定位,开发出来的面料产品常常与下游的终端运用产生脱节。但是国外则完全相反,面料设计师们都是在针对终端客户进行有意识的设计尝试,属于有了目标和想法才会去做的那群人。
金田:想象力永远是面料设计师的创作源泉
纺织服装周刊
我7年前就来到中国这片纺织热土,并一直都在关注着中国纺织行业的一举一动。作为身处纺织服装领域中的一员,在多年的工作过程中,我也有了自己对于面料设计的一些想法和看法。
在中国,面料设计师近几年的作品很有意思,创造力体现的比较明显。但是,有的面料设计师设计出来的仅仅是面料而不是衣服,换而言之,从这些面料身上,看不到成衣的身影。在中国,面料设计师和服装设计师显然还是两个独立工作的人群,在上下游的沟通上还有一定的欠缺。
但是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的面料设计师已经认识到了其问题的所在,很多面料设计师会问我,“这款面料应该怎样设计”、“面料设计应用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等等。这是好的开始。
我想对中国面料设计师们说,设计师需要的是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参加各种学习与培训,才能保持设计的灵感与活力。
武学凯:从生活中去发现灵感与需求 并运用到面料中变成设计即是创新
纺织服装周刊
如果你要问我设计是什么,我会告诉你,设计就是一种表达,对于面料设计师来说,也是一样。从生活中去发现灵感与需求,把这些体验和感受性的东西,运用到面料之中变成设计,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