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集聚特征显著工业主导行业作用凸显
在日前温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温州市统计局局长蔡晓真公布的权威资料表明,随着温州GDP结构有新的变化,温州经济活动也反映出新的特征。
据资料显示,2004年末温州市共有二、三产业的法人单位61393个、产业活动单位72244个、个体经营户431812户。与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相比,企业法人45154个,增加了4972个,增长12.4%,其中国有企业676个,下降37.8%;集体企业1789个,下降37.2%;私营企业法人23616个,增长98.2%;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企业705个,增长12.3%。
2004年末,第三产业企业法人总资产3863.4亿元,全年主营业务收入1389.5亿元,利润总额103.9亿元。第三产业个体经营全年营业收入865.6亿元。
据资料表明,温州经济活动呈现出七个方面的主要特征:
一是个体经营户数名列全省之首。2004年底,该市个体经营户431812户,占全省15.6%,列全省第一位。
二是就业人员主要集中在五大行业。在法人单位就业人员中,制造业占62.6%、建筑业占10.0%、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占5.8%、教育占4.4%、批发和零售业占3.8%,五大行业就业人员比重占到86.6%。个体经营户就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工业、贸易业和住宿餐饮业,三大行业就业人员比重占到86.5%。
三是区域集聚特征显著。该市近一半单位分布在乐清市、鹿城区、瑞安市,三个区市的法人单位数和产业活动单位数占全市比重49.1%和48.2%。个体经营户主要分布在苍南县、鹿城区,瑞安市和乐清市,四县(市、区)个体经营户占全市比重61.0%。
四是工业主导行业的作用凸显。电气、皮革、通用设备、塑料、服装、交通设备及电力等7个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该七大行业吸纳就业人员、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全市工业企业比重59.5%、62.6%和65.6%。
五是科技投入力度逐步加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科技活动的630个,科技活动人员15257人,全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6.0亿元,其中科研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6.3亿元,占销售收入0.35%。技术改造经费支出19.5亿元,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9.2亿元,新产品产值182.3亿元,占工业总产值9.7%,全年专利申请量1186件。
六是三产非国有经济的就业人员比
重占到76.4%。从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就业人员结构来看,国有经济占23.6%、集体经济占10.4%、私营经济占31.8%、股份合作制经济占8.1%、港澳台投资和外商投资经济占1.6%。
七是第三产业企业获利能力较强。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率为84.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每万元资产获得利润269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8.2%。第三产业14个行业有4个行业利润逾10亿元,依次为金融业39.6亿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3.1亿元、贸易业18.0亿元、 房地产业11.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