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至今,茧丝价格以“三级跳”的速度不断增长,种蚕热不断升温,丝绸等下游行业大呼吃不消。
面对如此态势,5月8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工商总局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做好2006年蚕茧收购价格与收购管理工作,以期平稳市场。预计2006年桑蚕鲜茧收购价格(含税)为每50公斤980元(干壳量9.2克,上车茧率100%)左右,大体可以稳定在去年的水平。
据了解,2005年全国蚕茧收购均价达每担970元以上,厂丝价格平均每吨21万元左右,分别比上年上涨22.6%和26.5%。业内人士指出,2005年年初至今,茧丝价格出现了三级跳的增长态势。以20/22D3A级厂丝价格为例,2005年年初的价格是17万元/吨,2005年年底达到26万元/吨,今年元旦过后价格升至33万元/吨,截至2月底,其价格更是达到创纪录的34.4万元/吨。
茧丝价格暴涨极大刺激了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最近,江苏、浙江、四川、广西、广东、安徽、重庆、陕西等地纷纷传来蚕农掀起种桑养蚕热潮的消息。
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司长房爱卿指出,尽管年初厂丝最高价格创历史新高,但市场形势不可能一直保持这样。“现在行情好,大家都种桑养蚕,种多了就会供过于求,价格必然会下跌。”
但茧丝价格上涨过快,已经影响到了相关产业的正常运营。今年1~2月份真丝绸缎和丝绸服装出口数量同比分别下降17.3%和13.4%。
“茧丝价格的暴涨给丝绸行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中国丝绸协会名誉会长许坤元认为,丝绸企业目前处在很尴尬的境地,面对2005年末的订单,如果投入生产必定赔钱,如果不生产就将面临索赔。不仅如此,丝绸贸易也将受到较大影响。
据分析,尽管茧丝价格暴涨的原因有很多,但供需缺口是导致近几个月来茧丝价格大幅飙升的直接原因。许坤元预测,由于目前创纪录的价格刺激,许多地方在春节前后都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扩种桑园。完全可以预期2006年蚕茧产量将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如果今年春蚕茧丝大幅度增产,茧丝价格就有可能出现大幅度下滑。
面对茧丝绸行业如此现状,上述国家三部委在通知中明确强调,目前茧丝供应偏紧,各地有关部门要引导企业适当提高蚕茧产量,增加有效供给。进一步加大交织、混纺产品比例,增强企业应对原料价格高涨的承受能力,要努力防止出现“大起大落”,保持全行业平稳发展。
此外,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市场监管,规范交易行为,正确引导产品价格走势,防止过度投机。同时,坚持资格准入制度,既要打破区域封锁,引入竞争机制,避免损害蚕农利益;又要防止发证过多而造成抢购、哄抬茧价、大量收购毛脚茧的现象。
通知强调,蚕茧收购有关单位要提前筹措收购资金,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对蚕农要做好收茧服务工作,不打“白条”。有关质量检验机构要切实加强对蚕茧收购质量的监督,保证优质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