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展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化纤行业至少还有两年的调整期

时间:2006/6/21来源:中国纺织报作者:未知

  纺织"十一五"纲要抬高化纤起点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今年纺织行业如何起步,对化纤行业的发展又将产生什么影响,国家发改委工业司王伟处长称,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制定纺织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其中有三个专项规划,针对化纤规划的发展,重点包括三个内容:一是加快发展高技术、特种纤维,如芳纶1414、碳纤维以及TENCEL纤维品种的开发和应用,中国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化纤强国,发展高技术纤维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视;二是为了解决纺织原料问题,支持纺织工业的发展,"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把利用可再生资源,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三是针对化纤行业尤其是聚酯行业同质化现象严重,如何加快发展差别化、功能化产品,摆脱同质化竞争带来的利润下降也将是化纤行业发展的重点。这三个重点,都需要政府引导,协会促进,企业努力,大家共同来做好这个工作。


  化纤行业至少还有两年的调整期


  2005年化纤行业利润下降20%以上,面对石油价格不断攀升对原料价格的影响,一批规模小、实力差的化纤企业退出市场的速度在加快,行业洗牌已经开始。中国化纤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何拓疆在分析2005年化纤行业经济发展后指出,去年化纤行业利润的80%~90%来自民营企业。这就需要企业反思一个问题,为什么身处同样的环境,有些企业就能够赚到钱?关键还是产品创新能力。去年个别长丝企业的个别品种,每吨利润达到2000元以上,这就是竞争力。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开工率问题,去年涤纶行业的开工率在80%以下,而涤纶产生收益的开工率必须要在80%~90%之间才能实现。在同质化竞争的生存中,企业正好把能够取得收益的这部分开工率丢掉了。何拓疆的这番话引起众多化纤企业老总的共鸣。他们算了一笔帐,2003年和2004年化纤产能是以1.5倍的速度增长,平均每年增长的绝对值是500万吨,两年就增长了1000万吨以上,在这么大的产能中,常规品种又是主角,自然加剧了微利空间的争夺,最终带来行业利润大幅度下滑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对于今年化纤行业形势,何拓疆认为,如果今年纺织的发展速度为10%~15%,化纤的发展速度就是8%左右,可逐步消化前两年发展过快的能力,所以2006年化纤行业的发展热点将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一是保持一个平衡、适中的发展速度;二是加快解决化纤原料的瓶颈制约;三是加快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四是继续加强行业价格、生产、发展自律,促进行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五是推动全行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启动化纤国债项目;六是调整合纤原料进口关税,继续执行暂定税率,终止CPL反倾销;适时推动PTA、EG期货市场的建立;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和并购重组,加大存量资产的调整。但他同时也强调,相比2005年,2006年化纤行业不会有明显好转,行业至少还要有2年的调整期。


  原料瓶颈问题将会改善


  去年影响化纤行业利润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行业的常规产能发展过快外,就是原料的制约了,对这个敏感问题,何拓疆称,根据化纤协会的认真分析,2006年如果不出现特别的自然灾害与政治事件,世界石油市场与价格应该是平稳的、供需是平衡的,价格将会在平稳中下降,降幅应在10%~15% 左右。


  全球原油市场的利好因素在增加,2006年全球石油需求量约为8520万桶/日,比2005年增加180万桶/日,供给量约为8600万桶/日,仍是供略大于求;代表世界原油供求双方利益的欧佩克和世界能源组织的协调将更加有效和理智,对国际原油价格将继续发挥平稳作用。尽管美国政府出于经济、政治、反恐的需要再次启动低油价政策,但是总体看,2006年的原油市场由于总量平衡,如果没有意外事件,价格预计在50~60美元/桶左右,波动可能在55~65美元/桶之间。


  随着原油市场有望好转,2006年我国主要化纤原料的供应环境也将比2005年好转。主要原因是PTA供给随着辽化、上海远纺、宁波三菱等5套装置的相继投产,供需矛盾开始缓解,PTA的自给率将由2005年的44%提高到50%;EG的供给量受惠州35万吨的投产,自给率也将提高; CPL的供给量在南京东方和岳阳石油产量增加的影响下,自给率将从33.3%增至43%。因此,预计2006年影响化纤行业发展的原料瓶颈问题将会得到改善。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人:马先生 联系电话:0755-26582990 联系邮箱:service@fzengine.com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