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展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童装产业蕴含商机

时间:2006/7/20来源:服装时报作者:未知

现代化的工业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个分工细化的工业。服装业也是如此,童装就是一条大有可为的道路。我国的服装业总体上来说欠缺的是品牌,做强做大的标志之一就是有世界性的名牌,在这一点上我国的服装业还需多年的努力才有可能达到。

要想创出世界级的名牌来,不仅需要有好的品质,更要有很强的设计能力,要能引领服装的潮流,这不是我们现在手工作坊式的企业所能达到的,要有较大规模企业才行。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在创名牌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要在企业的改革、兼并重组上下功夫。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童装大国”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16岁以下少年儿童人口已有3亿多,其中城市近1亿,农村2亿多,每年还有1000多万新生儿。特别是城市,独生子女人数占相当的比重,正在形成平均5?6人供养一个独生子女的格局。家长在孩子们身上的开支日益增加,包括童装在内的儿童消费成为当前国内家庭生活消费的重要支出之一。从市场上来看,童装销售增长速度大大超出日用消费品市场平均增长速度,今年全国童装的产量预计将达到10亿多件。有关专家分析,目前童装领域蕴含着的机遇,好似10年前的男装、5年前的女装和3年前的休闲装市场。

已经迈出第一步

在2002年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命名为中国童装名镇的浙江湖州织里镇,记者看到,小小童装已被做成一个大产业。

目前,织里镇童装生产经营总户数已达5700余户,有近7万人专门从事童装的生产、加工和销售。2002年,织里童装产量1.5亿件(套),产值35亿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21%。与童装行业密切相关的服装面料、辅料经营以及印花、绣花、砂洗、联托运、缝纫机销售与维修等行业也蓬勃兴起,形成产业链。此外,37个联托运站经营着46条通向全国各地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线路,为之服务的金融、餐饮、运输、仓储、房地产等三产发展亦十分活跃。织里童装已辐射全国绝大部分省市以及俄罗斯、韩国、西班牙、法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仅是织里人在为童装忙。2002年5月,以生产儿童饮料著称的杭州娃哈哈集团宣称进军童装业,8月,800家“娃哈哈童装”专卖店开张,成为中国开设专卖店最多的童装品牌。中国最大的乳酸菌奶企业湖南太子奶股份有限公司也组建了“太子”童装公司,宣布要建立中国最大的童装生产企业。

还需进一步做强

然而,我国童装现有的开发力度和诱人的发展前景之间仍然反差巨大。

先看数量。就全国服装市场而言,童装占据的比例仅为1%。就童装市场本身而言,国外品牌的童装又占据了50%的销售额。国内童装企业虽然有4000多家,也占领半壁江山,可70%的童装处于无品牌状态,每年生产的服装总量分摊到每个儿童也不过2.5件到3件。专家估算,全国童装年消费额至少可达500亿元,而目前的实际消费额远低于这个数字。

再看品质和价格。国外品牌是高档童装市场的领导者,该类品牌进入国内市场的时间早,品牌风格国际化、时尚化,质量过硬,成熟的文化底蕴容易得到顾客的认知与垂青。而国内,品牌形象比较好的国内童装生产企业仅有200来家,专职童装设计师不多,童装整体设计水平与国外还有差距。与国外童装相比,国内童装款式单调,装饰繁琐花哨,在产品的设计上缺乏本土意识和创新,设计、推销手段如出一辙,体现不出产品特色。

由此可见,国产童装从数量到品质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必须走品牌之路

纵观中国童装,众多国内童装企业大都处于低档市场,品牌童装市场长期被国外品牌占领,并有进一步被垄断的趋势。其实,这些国外品牌的童装有相当多是由国内企业生产加工的,国内企业的技术实力已达到了较高水准。

服装界专家指出,如果我国童装总是在低档次中相互竞争,会使自身水平与先进国家的距离越拉越大。提高我国童装的品牌效应,增强与国外品牌的竞争力,在高档产品中争夺市场份额,已成为童装发展的当务之急。

织里十佳童装企业今童王制衣有限公司在这方面就深有体会。过去,“今童王”全部精力投入在低档的童装生产与销售上,产品的毛利率一直没有上升。现在,“今童王”品牌继续在原有的低档市场上发展,而新注册的“芝麻开门”品牌则以中高档品牌形象进入上海市场,其毛利率用该公司老总的话来说,是“过去无法想象的”。

在童装名镇织里,由中华商标协会设立的“中国童装商标织里重点培育基地”于今年10月底正式挂牌,在同期举行的2003年织里童装发展报告会上,织里人提出要把织里建设成为全国最大最强最优的童装制造中心,打造品牌、开拓市场,建立童装航母。

在其他地方,服装企业“杉杉”等大量名牌企业也开始扩张抢占童装市场。

可以相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会在生活中越来越追求美感和舒适,加大对孩子服装的购买力度和品牌追求,童装产业蕴含无限商机,必将有更大的发展。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人:马先生 联系电话:0755-26582990 联系邮箱:service@fzengine.com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