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朋友的努力,有幸参加了今年由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国际时装周”。本想借由此次观摩能够全面了解07年的流行趋势,谁料想这几天40多场活动跟下来却看到了很多隐藏锦冠华服下的灰色斑点。
斑点一:所标榜“国际”头衔难符其实
标榜着“国际时装周”的名头实在是非常诱人,原以为可以看到传说中的许多国际大牌厂商产品亮相的笔者在拿到日程安排时,却觉是一桶冰水兜头泼下。“利郎”、“吉米”、“红杉树 “、“波司登”、“圣达威”、“超越”、“毛戈平”、“真维斯”、“孙秀琴”、“梅蒂”、Elegant.Prosper、S.S、“梦舒雅”、 MICHELE MIGLIONICO(意大利)、IRENE VEN RYB(法国)、“米欧”,除少数国外品牌之外,70%的皆为国内厂商,而真正的世界级名牌却踪迹全无,如此“国际”还真让人摸不清头脑。
斑点二:主办方组织能力差强人意
此次时装周的不少场次都安排很多北京各大服装学校的学生入场,但主办方在发放门票的时候却有欠考虑,已经接近饱和的秀场又涌进大量的学生观众,现场座位严重缺乏。主办方对此却无能为力,最后居然出现了近百名学生在T台两侧席地而坐的场面,此情此景不能不让人怀疑主办方的能力为何。
斑点三:现场观众鱼龙混杂
作为一年一度的时装盛世,国际服装周吸引了各地的时尚中人,但当他们怀着朝圣的心态齐聚北京时,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进入秀场观看展示。场外因一票难求而心急如焚的朝圣者决不会想到,在场内许多拿着赠票的观众却根本不关心台上的展示,而是忙着在场内寻找熟人聊天,或者专注于该场的模特是否走光,更有甚者是为了主办方所赠送的礼品而来,连该厂家的主要产品是男装还是女装皆一概不知。而只要是主办该活动饭店的店内人员,则是特权在手,自由出入秀场毫无阻碍。
斑点四:选手获奖面无表情
本次时装周高举着“给青年设计师机会”的金字大旗,特意安排了多场时装比赛。许多选手为了能够脱颖而出进入决赛筹备数月竭尽所能,笔者发现,尽管决赛现场设有评委席位,显示所有奖项皆为现场评出。但不论参加比赛的各位设计师当场获得何种奖项,即便是大赛最高金奖,都是一副平静如水的表情,好象对自己的荣誉早就了熟于心全无惊喜可言。此番景象不由人怀疑奖项的名单早已评出,当晚的决赛完全就是 Show一场而已。
斑点五:场地糟糕模特遭殃
一场秀的成功不仅在于作品、模特,场地布置也是重要环节之一。但是如果光注重台面美观而影响模特行骚的话,未免就有些喧宾夺主了。据笔者观察,至少有5、6场的模特因为地上铺设的石制台面太滑而险些摔倒,到最后这些模特只敢站在T台的两侧进行定点展示,中间的滑行台根本就是摆设一件,直接影响了整个秀的质量。(编辑: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