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城遍地开花:遍地黄金还是危机四伏?
时间:2007/4/9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作者:未知
长三角“两省一市”自然也未能免俗。纺织产业中心北移长三角的大势判断和后配额时代的利好,刺激着无数纺织业内人士和地方政府官员的“荷尔蒙”。谁都不愿放弃这可能创富的良机,新项目不时见诸报端。
然而,中国总有着自己特殊的规律:一旦大家一股脑儿做一件事,这件事就会变得“难于上青天”。服装城也不例外。如果说专家和媒体对产业同构的担忧还只是流于概念的话,正在经历着“惨淡经营”的那些经营者可谓是冷暖自知,体会更为深切。
更深层次讲,对他们而言,如何经营好自己的二亩三分地,可是值得考量的事情。最迫切需要考量的,就是服装城的定位。如果在长三角走一遭,就会发现冠以“国际”二字的服装城比比皆是,大都有着做成中国第一的雄心壮志。
“国内国际服装品牌展示平台”,这个简称为“两个平台”的定位,来自位于金山枫泾的上海服装城,这个上海国际服装机械城的城中城。该服装城创办者认为,其有着得天独厚的国际资源,“一定会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全国一流的纺织、服装机械的产业基地和商贸大市场”。
投资25亿,苏州在相城区建成中国国际服装城。该服装城的愿景是打造“国内外著名服装品牌进出的绿色通道和桥头堡”,目标是“打造世界时装之都”,并有信心让其成为“国内第一个世界品牌营销中心”。
“打造国际服装名城”则是常熟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发展战略,常熟国际服装城应运而生。其目标是建成“现代化、一流的国际服装服饰名城”。
苏州的吴江,还有华天国际服装城。据说“打造集设计研发、展示平台、工业贸易、等一体的多功能服装及相关产品的交易基地,是其‘核心’竞争力”。该城建有品牌服装出口转内销交易中心。
还有很多,比如无锡有东方国际轻纺城和五洲国际装饰城、杭州有国际服装城、嘉兴有东方国际服装城、宁波有雅戈尔国际服装城等。
长三角有如此多的以“国际”冠名的服装城,对了解中国深层政治经济格局的人来说,似乎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抛开地方政府习惯性的条块分割管理思维外,这些服装城难免给人定位混乱之感。都冠以“国际”,试问有几家能够成功实现国际化的定位?试问几家真正拥有衔接国内国际的资源优势?
更进一步讲,这些星罗棋布的服装城,似乎更多的是在做“大杂烩”,很难形成自己的特色。比如,是做“国内”还是“国际”?自己的特色是什么?批发为主还是零售为主?走高端路线还是中低端?如何营造氛围提升自己的附加值?种种问题,都值得考量。
换个角度看,这些服装城的经营者,有长期经营下去的心理准备吗?定位问题,只是面临的首要问题,经营中的困难远不止这些。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星罗棋布的服装城,肯定不乏经营不善的关门者。这个看似遍地黄金的行业,其实也是危机四伏。一句话,“遍地开花”的格局下,正在面临着新一轮“洗牌”,甚至不乏刚出生就夭折的“不幸儿”。能够成为霸主,可着实需要扎实的修炼、得天独厚的契机及把握契机的能力。这些,您都准备好了吗?
- 世界四大“时装杀手”集体冲刺上海滩同台竞技2007.04.09
- “棉花-超乎你的想象TM”创新性棉制服装时尚2007.04.09
- 深圳行业协会带动服装业推品牌战略 产业升级2007.04.09
- 邯郸市质量技监局抽检发现 三成品牌服装不合格2007.04.09
- 浙江童装名企走进CHIC 浙江主打童装第一大省2007.04.09
- 世界四大时装杀手快速时尚品牌集体冲刺上海2007.04.06
- 又见假冒名牌 鼓浪屿16个“名牌”服装落网2007.04.06
- 香港国际服装采购高峰论坛:全球供应链面临挑战2007.04.06
- 潮州婚纱晚礼服纳入今年“中国名牌”评选2007.04.06
- 潮州获"服装跨国采购基地" 去年服装出口2.5亿2007.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