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展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敢问路在何方?——浅析我国纺织业之生存现状

时间:2008/10/13来源:第一纺织网作者:

  编者按:在当前内外部急剧恶化的大背景下,绝大部分纺织企业已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境地,也可以说是全行业已经陷入极度艰难的境地。那么,来自企业的真实心声是什么呢?本网特刊载下文,供大家参考!

  9月29日,从中央电视台2套(经济半小时栏目)获悉,浙江桐乡市第一支柱产业的纺织业,共有4000余家企业,年上缴税金近6亿元……作为国内纺织业先进产业群的代表,桐乡纺织业的骄人业绩受到了业内同行的关注。 
                 
  众所周知,纺织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民生产业,曾为国家创造了大量外汇,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出过突出的贡献。然而,自去年下半年来,国内纺织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寒流”,纺织经济增速放缓,纺织企业效益下滑。但是,即便是在目前全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纺织行业也为缓解地方就业压力,保证地方稳定和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央视报道桐乡纺织业的繁华景象,只是国内纺织行业的极个别现象,绝大部分纺织企业却是已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险境地,也可以说是全行业已经陷入极度艰难的境地。而造成这样的状况,除了我国纺织产能过剩,以及全球经济增速方放缓,需求下降外,还有许多是国家、政府可控层面的,如:税收政策、法律法规、地方规定等方面的影响: 

  1、“高征低扣” 的不平等税收政策的压制。 
                 
  根据现行增值税制度(1994年开始执行),我国棉纺企业(一般纳税人)棉花采购执行的进项税率为13%,产品销项税率为17%,这意味着棉纺企业即使没有实现增值,将购进的棉花按原价卖出,同样要负担税收,即所谓的“高征低扣”政策。棉纺织企业主要原料是棉花,棉花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70%左右。以一个10万锭规模的企业来计算,按照年用棉量1万吨,平均每吨棉花1.3万元,该企业全年因“高征低扣”将较其它企业多交税税金520万元,在纺织品市场连年极度不景气的情况下,“高征低扣”的税收政策对棉纺织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火上浇油”,加速企业的死亡。 

  2、政策出台“一刀切”,未考虑行业差别。 
                 
  纺织属于劳动密集型、高成本、低利润的行业。在当前情况下,全行业对国家最大的贡献,就是养活了2300多万纺织工人(只统计了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而且这2300多万工人也是一直以来,生活在最底层的产业工人。网上曾公布一个电厂抄表工年收入达10万元,而一个纺织工人的年收入仅为其1/10,这与国内部分地区的失业金收入大体相当。而纺织企业却承担了相较其它企业更加沉重的负担,按照一个10万锭纺织企业来计算: 

  ⑴、《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以15%的用工成本增幅计算,企业全年用工成本将增加800万元左右; 
                 
   ⑵、由于电费多次上涨,纺织企业用电从2003年的0.46元/度上涨到现在的0.573元/度,上涨幅度达24.57%。现在又有消息称今年年底前,电费将两次上调4-5分,仅此一项企业全年电费较以往多支出1000万元以上。 
                 
  ⑶、各种规费过高、名目繁多,企业不堪重负。政府制定的各种收费项目,有的论人头、有的论总量,从未考虑不同行业间的差异,不同产业部的利润率问题。诸如“防汛费”、“残疾人基金”、“水资源费”“污水处理费”、“绿化费”等一系列费用,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企业实在不堪重负。 
                 
  ⑷、作为国内纺织行业的主力军----“国改民”的纺织企业,除了要承担上述压力外,还要背负巨大而沉重的历史包袱和社会责任(在此不一一叙述)。 

  3、税率上的不平等。 
                 
  由于地区不同,纺织企业上缴税金的比率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有的地方是严格按国家政策照章缴税,有的地方却实行定税制、包税制或其它缴税办法,税率相差5-10倍。再以上面提到的桐乡市纺织业为例:该市的纺织业年产值达500亿元以上,以其上缴的税额计算,其税率仅为1.2%还不到。反观湖北荆州市的棉纺织企业,一家年产值仅2亿多元的纺织厂,年上缴税金却高达1500万元以上(这还是在近年纺织行业不景气,企业实施部分限产的情况下缴交的税金),税率超过7%,如按照正常年份,该纺织企业的税率更高,年上缴税金超过2000万元。换而言之,如果桐乡纺织500亿元的产值放到湖北,其上缴税金应为25亿元至35亿元,与其近6亿元的税金,差额高达20多亿元…… 
                 
  近年来,纺织行业受到国际、国内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生存和发展已受到了严峻的考验。特别是2008年,人民币加速升值、货币政策从紧、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上升、能源价格上升、新劳动法实施、国内宏观调控、利率上升带来的财务费用增长、美国次贷危机更是引发了全球金融出现危机及需求减弱……受此影响,国内众多纺织企业纷纷限入关车、停产、倒闭的困境,大批纺织工人的基本生活失去了保障。纺织行业已经到了“十年以来最为艰难”的关口。 
  ----2008年4月,山东樱花集团因资不抵债,被如意集团收购; 
  ----2008年6月,郑州国棉因资金链断裂,不得不卖地求生; 
  ----2008年9月,郑州三大国有纺织企业因经营困难而整体转让; 
                 
  ----2008年以来,国内棉花首次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当前我国纺锭总量已突破1亿枚,平均每年用棉量达1000万吨以上,而我国自产棉仅600万吨左右,其棉花缺口应在400万吨。但今年我国不但进口棉减少,而且国家大量收购储备棉,同时纺企对棉花需求下降,其原因就是:纺企效益下滑,亏损加重,开工率下降,停产率增高。 
                 
  国际各国处理经济下滑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降低税率,刺激经济发展。当前,在全球经济普遍下滑的情况下,我国纺织业不仅要应对来自国外更加苛刻的反倾销、反补贴及其它各种贸易壁垒,同时还要承受来自国内的各种压力和困难,特别是税收上“高征低扣”的不平等政策。各方面负面因素的进一步深化和激化,已经严重危胁到了纺织业的生存,以及2300万纺织工人的基本生活。纺织企业迫切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的“公平”对待和大力扶持!困境中的纺织企业迫切需要一个“救生圈”! 

                       
            一家困境中的纺织企业 
                二○○八年十月九日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人:马先生 联系电话:0755-26582990 联系邮箱:service@fzengine.com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