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服装服饰类成为网购的第一大类商品,交易额最大。同时,在PPG的市场培育下,07到08年内,大量男装B2C平台出现。服装电子商务一时之间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其中的商机也被很多传统服装品牌发现和重视。根据统计,大大小小的服装电子商务平台总计达几千家,行业领军企业的起起落落。
需求萎缩,内需市场成主力军
美国的次级贷款危机引发了全球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作为我国纺织服装的重要输入国,美国消费的放缓必然减少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动力;而人民币在今年的加速升值无疑更压缩了纺织服装出口的利润空间。根据国家统计局对规模以上企业统计显示,近年来我国服装行业出口 交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一直呈下降态势,2007年该比重已降至41.33%,5年内下降了10个百分点,内需增长已经超过了外贸增长速度,国内需求成为拉动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国内市场也逐渐成为服装企业的主要战场。
灾难、事件频繁,行业效益下滑
2008年上半年,受到雪灾、地震灾害影响以及食品价格上涨因素影响,国内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受到国际需求影响以及2007年国内贸易政策作用,服装行业出口增速回落。需求不旺、成本上升等因素对行业效益产生消极作用,行业平均利润率下滑。反映在生产、效益、投资、出口态势的各项指标均出现发展速度放缓或回落情况。
生产、消费意愿下降,市场信心不足受宏观经济影响,今年以来油价、电价及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我国服装市场的供给和需求都在发生变化,服装产量增速放缓;另一方面,经济低迷直接影响了居民的消费意愿,我国城市和农村的恩格尔指数都在回升,通货膨胀无形中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消费取向和消费习惯。与2007年相比,消费者对市场的预期、满意度和信心指数自2008年以来一直呈下降的趋势,即人们一方面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另一方面对未来经济景气信心继续回落。这对消费市场,特别是服装产业造成一定影响。
传统零售市场,投资明显回落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5月份我国服装行业投资增速明显放缓。计划投资、实际完成投资、施工项目个数、新开工项目个数以及竣工项目个数增幅分别较2007年同期回落了34.56、13.44、29.05、28.77和73.57个百分点。
虽然受宏观经济影响,服装行业的利润有所下滑,在这种情况下众多传统服装企业开始寻找集约型经营模式,同时一些投资也继续关注互联网,新的商业模式和商品种类不断涌现,因此,外界经济的低迷给服装电子商务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郭涛简介
互联网专家,硕士、现任中国互联网协会新媒体专家、艾瑞网专家、易观国际观察家、SFRI(风险投资)研究员;《销售与市场》专家作者、《商界点评》、《成功营销》等多家媒体特邀撰稿人,丰富的资本化和市场化运作经验,在电子商务、个人门户、公民新闻、新媒体、WEB2.0、WEB3.0等领域有较深的研究,曾帮助多家企业成功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