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展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德国与欧盟推动纺织品及成衣服饰产业政策(上)

时间:2008/7/1来源:台湾纺拓会作者:未知

  壹、前言

  为了解德国推动纺织品及成衣服饰(Textile & Clothing, 以下略为TC)产业政策,我国驻德国代表处经济组曾洽德国经济科技部并获告,德国配合欧盟整体产业政策制订本国产业政策。据了解,欧盟产业政策重点在提升产业竞争力及知识经济,虽有提供研发补助等相关配套措施,惟并无针对特定产业之奖励措施。
为了解该政策对于TC产业之影响,本文先简介2000年起之EU产业政策,进而分析其中与TC有关之部分,并摘要介绍欧盟为因应东扩及纺品协议(ATC)届满后,有关协助产业发展之建议报告。此外,本文也将简要讨论相关贸易政策之影响。最后,归纳出德国出口增加之因素。

  贰、政策简介

  一、背景

  2000年欧盟执委会鉴于制造业之产出成长速度持续下降,且欧盟东扩在即,于是在Lisbon集会设订新的产业策略目标,追求在2010年成为全世界最具竞争力与动态知识经济地区,以达到经济永续成长及就业与社会和谐[1],相关重点包含创造制造业良好产业架构,并协助中小企业(以下略为SME)提升竞争力,兹分述如下:
  (一) 有关产业架构部分,包含许多重要跨部门政策,例如促进智慧财产权架构、简化现行法律架构、促进产业技能等。

  (二) 有关协助SME部分,主要领域包含促进创业精神及技术、协助进入公部门采购市场、减少有关寻求国家援助及方案之阻碍、加强R&D能力及增加财政支持以促进SME成长潜力、加强公部门与SME之对话及沟通。据此,EU于2000年至2006年协助各部门SME之政策工具包含: 

项目名称

估计金额
(单位:百万欧元)

财政工具

 

l     SME element of EIB Global loans(2003)

4,771

l     Financial support of the Multiannual Programme for Enterprises and Entrepreneurship, in particular SME(2001-05)

355

结构基金

 

l     Objectives, community initiatives, and innovation action(2000-06)

21,000

R&D

 

l     6th RTD Framework Programme(2002-06)

2,200

l     Of which collective and cooperative measures

473

职业训练

 

l     Leonardo da Vinci(2003)

9.9

环境

 

l     LIFE environment(2003-04)

30

国际合作及出口拓销

 

l     AL-Invest(2002-06)

46

l     Asia-Invest(2002-07)

35

l     Gateway to Japan

3.5/year

(资料来源:驻德国代表处经济组)

  二、TC产业有关之政策[1]
 
  为配合前揭整体产业政策,并因应欧盟东扩及世界贸易组织(WTO)纺品协议(ATC)于2004年底届满,EU于2003至2005年间提出一系列产业政策研究报告及建言,兹分述如下:
 
  (一)在上述跨部门政策方面,EU在2003年提出一份文件检讨TC产业所面临之挑战,并提出因应对策以提升其竞争力[2],紧接着,在2004年成立一个高层小组(High Level Group),成员包含TC产业、贸易商、零售商、进口商、通路商、EU及主要会员国代表,并提出一份有关2005年以后之TC产业具体政策建言[3](详如三、TC产业具体政策建言摘要)。
 
  (二)在资金协助方面,TC产业并未被纳入EU补助之特定产业[4],但可以透过各项跨部门产业政策补助,申请相关补助,主要项目详见上述SME政策工具,惟其种类繁多且申请条件不一,故相关细节请参见Grants and Loans from the European Union网站[5]
 
  (三)在社会对话方面,则系定期邀集相关产业工会等代表讨论相关议题并交换信息。
 
  (四)协助参与公部门采购,由公、私部门合作研拟简明参考手册,协助中小企业进入本项市场。
 
  三、TC产业具体政策建言摘要[6]
 
  (一)EU层次
 
  1.  评估欧盟实施REACH指令对于TC产业之冲击。
  2.  针对通路商之不公平竞争行为进行研究,并监督企业是否有滥用市场力量情形。
  3.  协助SME争取现存之财政工具,包含倡导及提供相关评定标准。
  4.  建立国家训练及就业平台及网络,以协调并执行各领域之职业训练之供需契合,并搜集相关补助信息供SME参考。
  5.  除提供简明易懂教材外,建立产业训练标准,并与大专院校合作发展相关学程或学位。
  6.  建立跨部门别之智能财产权保护单位,与海关举办研讨会,并成立便利读者之网站。
  7.  建立Q&A等简明形式之说明,以协助SME厂商了解市场情报及资金补助等讯息。
  8.  为避免资源过度遭到分割并减少效率,应透过跨部门别之补助,而不宜针对个别部门进行(例如TC产业),以促使支持产业之架构更具有效率。
  9.  以公、私合资形式,由政府提供局部资金协助产业推动相关产业技术提升。
  10.  除重视产业技术外,亦应同等重视投资非技术性之研发创新。
 
  (资料来源:驻德国代表处经济组)
 
  
  [1] 详见http://ec.europa.eu/enterprise/textile/ind_policy.htm。
  [2] 完整内容请参考欧盟执委会文件,编号COM(2003) 649 final与附件SEC(2003) 1345及SEC(2003) 1348。
  [3] 完整内容请参考欧盟执委会文件,编号COM(2003) 668 final。
  [4] 特定部门包含:制药、生物科技、化学、国防、太空、资通讯科技、机械工程等。
  [5] 详见http://ec.europa.eu/grants/index_en.htm 。
  [6] 完整内容请参考欧盟执委会文件,编号COM(2003) 668 final。

  (二)贸易政策:积极进行区域经济整合

  EU与中欧在TC产业互动本即相当密切,加上与欧洲邻近国家积极进行经济整合,使该等国家间之TC产业贸易关系更加密切[1],有利德国等会员国之TC贸易成长。
依据德国联邦银行公布之2006年德国纺织类产业数据可知[2](详如下表),欧洲国家(含欧元区、转型中欧盟国家、及其它欧洲国家等)占德国纺品出口达87.9%及进口达44.1%,显示随着欧洲地区经济整合之发展,德国纺织业之出口几乎都集中在欧洲地区。 

 

欧元区

转型欧洲国家 [3]

其它欧洲国家 [4]

北美

日本

其它亚洲国家

石油输出国组织

占纺品出口比例

48.9%

23.5%

15.5%

3.3%

0.7%

2.4%

0.6%

占纺品进口比例

23.7%

15.7%

4.7%

1.2%

0.4%

26.2%

0.4%

  参、结论

  一、德国政策重点在提升产业竞争力及知识经济,虽有提供研发补助等相关配套措施,惟并无针对TC产业之政策或奖励措施,故亦未特别拟定有关产业发展重点、劳资规定、资金补助、污染防制及政府投入等政策。

  二、为了解德国纺织产业成长要素,我国驻德国经济组爰搜集欧盟政策及相关报告,归纳原因如下。

  (一) 贸易政策提高欧盟内及主要贸易伙伴之TC贸易:德国除享有欧盟单一市场之优势外,加上近来欧盟与中欧及其它欧洲邻近国家积极进行经济整合,不仅可利用分工以降低生产成本,且可减少贸易障碍,有助德国之TC贸易成长。

  (二) 制造业产业政策有助提升德国TC产业竞争力:由于纺织产业与其它产业均逐渐走向高科技领域,故欧盟政策着重在提高研发创新诱因及建立良好产业环境。德国具有深厚工业基础及研发能力,故其TC产业在欧盟新政策下,具有相当优势,有助德国TC产品之出口成长。

  (三) 辅导SME有助提升TC产业表现:由于欧盟及德国境内企业仍以SME为主要型态,故欧盟及德国均致力提升SME竞争力,以活络经济,目前采取措施包含:公私部门合作,提供简明市场信息、透明化各项研发补助评审原则信息、协助参与政府采购等。

  三、综上可知,德国TC产业因产业环境良好,善用经济整合以增加国际竞争优势、有效协助辅导SME,间接增强国际竞争力,故导致其TC产品出口增加。

  (资料来源:驻德国代表处经济组)

  [1] 相关统计数字详见http://ec.europa.eu/enterprise/textile/statistics.htm 。
  [2] 详见Deutsche Bundesbank Monthly Report Vol. 60, No.3, 第36页。
  [3] 包含Armenia, Azerbaijan, Bosnia-Herzegovina, Bulgaria, Croatic, Czech Republic, Estonia,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 Georgia, Hungary, Kazakhstan, Kyrgyzstan, Latvia, Lithuania, Macedonia, Moldova, Poland, Republic of Belarus, Rumania, Russian Federation, Slovakia, Slovenia, Tajikistan, Turkmenistan, Ukraine, Uzbekistan。
  [4] 包含Cyprus, Denmark, Malta, Norway, Sweden, Switzerland, United Kingdom。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人:马先生 联系电话:0755-26582990 联系邮箱:service@fzengine.com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