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展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币结算 纺织贸易亟待跨越的门槛

时间:2009/1/13来源:中国纺织报作者:

  首先,如果用人民币结算,那出口退税怎么办?第二,我的客户如果没有人民币存款怎么办?第三,如果按人民币对美元的当天汇率进行结算,那么与现在的外贸体制并没有太大区别,我们很难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

  现在的金融政策显然无法胜任既把人民币当作贸易手段来结算,又不改变其在资本项目下的不可兑换性质。只有政策配套,我们企业才可以具体操作。

  在纺织企业普遍遭遇出口寒冬的时刻,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中国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的消息引起了企业家的广泛关注。

  实际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以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手段,在黑龙江、新疆、广西、云南等地的边境贸易中就被广泛应用。早在那时,学术界就有人针对这种现象探讨人民币朝国际货币发展的途径和条件。当时具有积极意义的观点是,经过10~15年的努力,逐步实现人民币自由结算。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金融体制改革的问题成为实践中的核心,人民币话题暂时退出焦点。

  今天纺织企业所关心的并不是边境贸易问题,而是与港澳台地区、与东南亚国家、韩国、日本的纺织品贸易,是否可以尝试用人民币结算。

  “这个事情听起来不错,但是真正实行起来绝对不是简单的事。”宜兴乐祺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长甄仲明认为,“首先,如果用人民币结算,那出口退税怎么办?第二,我的客户如果没有人民币存款怎么办?第三,如果按人民币对美元的当天汇率进行结算,那么与现在的外贸体制并没有太大区别,我们很难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

  “我们当然非常期待出口订单能用人民币结算,这样可以从根本上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可汇率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如果用人民币结算,汇率风险就可能完全由国际采购商来承担。所以,尽管我们非常期待,在短时间内要实行肯定不可能。”江苏常州月夜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仲仪认为。

  “现在的金融政策显然无法胜任既把人民币当作贸易手段来结算,又不改变其在资本项目下的不可兑换性质。”浙江美欣达纺织集团董事长单建明说,“这个事情要具有可操作性,估计政府还要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只有政策配套,我们企业才可以具体操作。”

  随着中国影响力增加和贸易扩大,人民币成为结算手段已经开始实践。“其实,政府在走一个周边国家试点的路子。”中国社科院亚太所研究员张蕴岭认为,“诸如中韩货币互换、中俄贸易双币结算并非偶然,金融配套改革势在必行。”

  “需要强调的是,把人民币当作贸易手段来结算,并没有改变其在资本项目下的不可兑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贸部副部长隆国强分析,“该政策的短期作用在于让出口企业规避汇率风险,从中长期看,可以帮助人民币朝向区域货币的方向发展。”

  正如纺织企业所顾虑的,在资本项目下的不可兑换正是人民币成为区域货币的一道绕不过的门槛。对此,隆国强认为,人民币走向国际货币的过程有两个重要点:第一,人民币的比值要达到市场上均衡汇率;第二,人民币要实现在资本项目市场上的可兑换。目前先由贸易入手,再逐步切入资本市场,因为开放资本账户应该走谨慎发展的路子。现在的情形证明,这种谨慎是有必要的,在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中,中国金融业相对安全,货币未受较大冲击,与中国目前的金融制度密切相关。

  “此事的意义不仅在于扩大了边境贸易,它证明政府已经行动起来,在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李稻葵认为,“资本市场投资规模以万亿元计算,如果我们可以深化金融改革,利用香港基础设施搞人民币计价的债券,收益将远超过贸易。”

  对于纺织企业提出的“如果使用人民币做贸易结算手段,对方不拥有人民币怎么办”的问题,李稻葵提出了建立配套的贸易结算机制的解决办法。他认为,这一问题的答案可以有多重探讨。比如与邻国进行贸易交易,如果同在危机背景下,当对方缺乏人民币的时候,可以考虑用人民币贷款的方式向邻国提供人民币;或是在全球汇率波动情况下,能否通过掉期业务等金融手段,保护双方的利益,保持稳定,这些都可以成为未来的探索方式。

  李稻葵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在未来的市场上人民币可以被当作商品去投资。目前我国发行的国债只有两种,一种是国内发行的人民币国库券;另一种是海外发行的美元债券,发行人民币海外债券也许是未来趋势之一。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人:马先生 联系电话:0755-26582990 联系邮箱:service@fzengine.com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