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展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服装企业开始融冰 引业内瞩目

时间:2009/2/2来源:新华网作者: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冲击下,中国内地的服装出口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市场需求萎缩、用工成本增加、原材料涨价、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等利空因素,已经成为悬在这个劳动力密集型传统产业头上的致命利刃,全行业的亏损面进一步扩大,不少企业陷入生存危局,有的甚至破产倒闭。

  是被动过冬还是主动求变?近日,记者走访了服装出口企业较为集中的上海市郊金山区,发现这里丝毫没有经济寒冬的颓势,多家服务企业忙着逆势扩张——增招员工、新开流水线、扩大生产规模,忙得不亦乐乎。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危机中,这些有“融冰”迹象并颇耐人寻味的举动,引起了此间业内的瞩目。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金山区吕巷镇一家名为“茉织华”的服饰公司,其人力资源部门这几天正在忙着张罗为春节后的生产再招收250名员工,因为公司今年将增产50万套服装,以达到600万套的服装年产量。“我们就是要寻求规模效益。”公司负责人一语道破此中原由。他告诉记者,事实上,公司正面临着当前中国内地服装出口业的共性难题,盈利空间被挤压得相当狭窄。对此,公司一方面通过节能减耗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抓质量管理,不出废品次品,而这也是最好的降低成本。“只要产品还有利润,我们就把规模做上去。”公司负责人对于未来的发展走向信心满满。

  在刚刚过去的2008年年底,沪郊金山区朱泾镇上的信峰时装厂,一条年产12万件上装的流水线也正式投入了生产。据了解,这条流水线是工厂以160万元人民币,从沪上一家关闭了的日资服装公司收购的,随流水线一起而来的还有原公司一个30多人的技术和管理团队。该厂厂长告诉记者,之前工厂只单一生产西裤外销日本,虽然利润不大,但尚能维持。此次借着金融危机的时机,用极其低廉的价格收购这条流水线,目的就是完善工厂的产品结构,形成套装生产能力,为经济转暖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对于任何一个有潜力的企业而言,经济危机带来的并非一定是衰退,有可能就是发展机会。”此间分析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虽对中国内地服装出口业影响巨大,但同时也为一些有发展潜质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危中寻机”进行低成本扩张,提供了一个十分难得的机遇。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人:马先生 联系电话:0755-26582990 联系邮箱:service@fzengine.com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