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缝机企业频遭国际‘老赖’黑手的原因,是由于国内缝机企业的信用风险控制手段和信用管理理念相对落后所造成的。目前我国缝制机械行业步入了结构调整期,企业面临着金融危机带来的诸多生存挑战,强化信用风险管理,提升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成为当前缝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随着我国缝制机械行业外贸业务的发展,特别是此次金融危机蔓延,不少国际企业和买家遇到了资金周转困难,其中一些国际“老赖”借机转嫁风险,以破产为由拖欠货款,或不还款、拒付款,这让行业内出口型缝机企业“很受伤”。
面对频繁发生的国内缝机企业遭遇国际买家“赖账”事件,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目前国际老赖“赖账”情况主要分为几种:有的是因海外买家遭遇破产而无力偿还;有的是与海外企业所在国家的政策变动有关;而有的则是海外买家恶意赖账或直接诈骗。
谈及国际“老赖”事件和市场风险时,宁波某缝机企业经营者王先生这样感叹:“作为企业经营者,我们如果选择了保市场,那么就必然要承担由此产生的巨大的风险,现在很多国际买家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以往国内缝机企业比较喜欢与国际买家做生意,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很讲信用。然而,近几年,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似乎一切都变了。原本诚信经营的国外客户在经济压力下也会拖欠货款;有些国外客户也出现欠债、拒付货款,甚至还卷了钱和设备消失得无影无踪的现象。”
“几十万的设备款追不回,对于中捷、宝石这样的大型骨干企业来说可能影响不太大,但对于我们这样的中小型企业,而且还在成本上涨、企业面临金融危机的生死存亡时刻,无异于把我们拉进了深深的泥潭中,这样的冤情我向谁诉?这让我以后还能相信谁?”一位受害缝企负责人这样抱怨到。
很多企业被国际“老赖”骗走了钱或者设备,直接导致了资金链断裂,企业从而陷入了经营困境或面临倒闭,归根结底是由于大多数受骗企业普遍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意识,没有采取有效的信用管理手段控制经营风险。
某缝机品牌国际贸易部负责人分析到:“探究缝机企业遭国际‘老赖’黑手的原因,我认为是由于国内缝机企业的信用风险控制手段和信用管理理念相对落后所造成的。在实际经营操作中,部分企业的‘口头君子协定’、开虚假发票等操作手法本身就不合法的,因此也给国际‘老赖’留下了许多可钻的空子。
同时,她还谈到,目前我国缝制机械行业步入了结构调整期,企业面临金融危机带来的诸多生存挑战,强化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提升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已成为当前缝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