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展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美贸易摩擦阴影下的中国织袜小镇-大唐镇

时间:2009/12/10来源:作者:

    对于织了十多年袜子的浙江诸暨市大唐镇村民侯有民来说,开办织袜小工厂的日子跟从前种田务农并没有什么不同:天不亮就起床,将四台织袜机擦得发亮,仔细检查棉纱的成色,对照订货工厂发下来的图纸,跟妻子一直织到天黑。

    站在自家袜子原料仓库前的侯有民说,“从前种田把稻谷卖给粮油厂,现在织袜把袜子卖给工厂。织袜工作目前是全家人唯一的收入来源。”在他家周围,遍布着以家庭为单位的袜子生产车间,楼上住人,楼下织袜。

    不过,去年金融危机波及中国外贸出口以来,侯有民发现从工厂运来的棉纱有时多,有时少,有时几天没有。这让本来打算低价买进几台二手织袜机的他犹豫不决。

    侯有民最近从收袜子的业务员那里越来越多听到“反倾销”这个词。美国今年取消中国袜子出口的配额限制,诸暨出口美国的袜子前9个月上涨65%,但是价格跌了很多。出于对反倾销的担心,不少工厂不敢拼命扩大产能,有时还要收缩生产。

    这个消息让侯有民彻底打消了更新织袜机的念头。

    距离上海三小时车程的诸暨市聚集了200多家袜子企业,这个以大唐镇为中心的区域生产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袜子。

    大唐镇党委书记袁志刚说,大唐袜业带动着20万人就业,当地平均每户人家拥有8台袜机,居民人均纯收入的70%直接或者间接来自织袜及相关产业。沿着这个区域的任何一条街道走一圈就可找到生产一双袜子所需的任何东西。

    2005年,美国《洛杉矶时报》曾以大唐镇为例报道称,中国的优势已远不止于廉价的设备、原材料和劳动力,这些袜子产业集群区就好像一站式生产中心,通过将供应商、制造商和承包商都集中在一个园区之内实现了规模经济,并能推动创新。

    然而,袁志刚告诉新华社记者,当地袜业生产者对纺织品贸易摩擦的担忧从去年就开始了。今年大唐的袜子出口量增价跌,商务部门已对当地发出了反倾销的预警。

    虽然只是一名最基层的乡镇干部,袁志刚却对中美贸易关系非常关注。“(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期间,没有明确承诺尽量少用贸易救济措施。”袁志刚说,“我不希望中美贸易出现问题,以免影响到工人的饭碗。”
    给家庭工厂分派定单的袜子企业对于贸易摩擦有过切肤之痛。1999年在大唐建厂的安丽集团自今年起产品出口欧美国家才解除配额限制。2006年,安丽3000万双袜子的出口规模,却只有100万双的配额。

    安丽集团针织厂厂长吴伟永说,这家企业自己有500个工人,还联系着大唐当地100个家庭工厂,当时由于产品出口受到了限制,库存不能及时消化,不得不暂停与这些家庭工厂的合作关系。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统计中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纺织服装类产品共收到欧盟非食品类快速预警系统通报警告153起,同比增加6.29倍。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对中国纺织服装类产品共发出21起召回,同比增加10.53%。

    业内人士预计,容纳大量劳动力、出口量回升的中国纺织服装,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遭遇贸易摩擦的行业之一。

    “家庭工厂和企业的这种合作方式,把织袜子的成本降到了极限,市场有起有伏,但企业不用买那么多机器,养那么多人,成本就下来了,”吴伟永说,“假如美国真提起反倾销,我们也会理直气壮地应诉,告诉美国人中国袜子便宜的秘密。”

    据统计,美国人平均每人每年花在袜子上的钱达78美元,如果按照大唐目前出口的每双袜子0.3美元计算,每个美国人每年有可能要购买260双袜子。

    这些数据让这些可能永远没机会去美国的织袜工人大为惊叹,因为一双袜子他们要穿好几年。“不管怎样,没有人会在大冷天光脚,所以总会有人需要物美价廉的中国袜子。”侯有民说。 (新华网)(E09)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人:马先生 联系电话:0755-26582990 联系邮箱:service@fzengine.com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