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展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贸困局初显 产能过剩之虞?

时间:2011/11/16来源:中国纺织网作者:

  经历了棉价大起大落的“过山车”之后,受到人力成本上涨、外贸订单萎缩,国内需求疲软、融资困难等诸多因素制约,国内纺织企业正遭遇严峻考验。调查发现,自春节以来,我国纺织企业外贸困局初显,5月份以来形势进一步恶化。

  成本上涨、订单下降

  “受到欧美经济的影响,产品销量下滑成必然趋势,一些企业订单减少幅度预计在30%~40%。”苏派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云介绍。

  由于我国纺织业对出口依赖较大,一些企业外贸订单占到了订单总量的30%~40%,外贸订单的减少对这些企业影响颇大。

  多家纺织业老总表示订单下降给企业带来经营压力。“国外经济局势不是很好,我们已经将50%的外贸订单转向了国内。”保定集宏兴服饰有限公司制服厂厂长肖国新介绍。集宏兴服饰是河北省最大的制衣企业,其产品销往俄罗斯、欧美等多个国家。为了减少损失,保定集宏兴的做法是将一些中低端的外贸订单转为内销,而保留具有较大利润空间的高端订单。

  另一方面成本上涨同样煎熬着纺织企业。

  首当其冲是原材料上涨。以制作成衣的棉布为例,“去年7月,棉布的价格是1.2元/米,11月达到了最高点1.9元/米,现在回落到1.7元/米,尽管稳中有降,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依然上涨了很多。”肖国新告诉本报记者。

  此外,化纤原料的成本也在不断攀升。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5月底,pta、乙二醇等化纤原料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较快,涨幅分别为35%、50%。

  人工费用增加亦是成本上涨的主要因素之一。吴江市纺织商会秘书长蔡艳华告诉记者,纺织企业人力成本上涨均在20%,目前,在吴江地区纺织工人的月薪3500元~5800元之间。肖国新告诉记者,在春节前后他为工厂的工人调过两次薪水,人工费用涨幅高达40%。

  在费用高涨、销量下降的双重制约下,纺织企业利润进一步压缩。“纺织行业平均净利润在6个点左右,根据目前的情况,利润可能还会下降30%。”

  下游企业的不景气将影响到上游产业。肖国新表示,由于订单减少,他将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适当减少原料采购的数量。保定集宏兴服饰有限公司有分布在山东、江苏、浙江等地的十多家原料供应商,调整结构以后将砍掉三分之一的供应商。

  产能过剩之虞?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尽管纺织企业面临倒闭的呼声在五六月份开始高涨,但在行业人士看来,早在今年春节期间就已现端倪。

  今年2月份,肖国新与国外客户签订新一年订单时发现情况不妙。“由于各种费用的上涨,我们今年的报价比去年7月份增加了10%~20%。即便是这样,产品的加价依然赶不上成本上涨。最后,我们的外贸客户由于接受不了涨价而将近流失了三分之一。”肖国新告诉记者,“我们也没法让步,由于一个订单要3~5个月才能完成,随着各项费用的上涨,到时候什么情况我们也无法估计。”

  一位江苏省纺织协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全国服饰行业订货会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今年的订货会在3月份举行,比去年提前了20天,我发现尽管参加订货会的加盟商很多,但是真正下订单的很少,这就说明他们有库存积压。”该人士告诉记者。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人:马先生 联系电话:0755-26582990 联系邮箱:service@fzengine.com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