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展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私企“短命”的必然与症结

时间:2011/11/29来源:重庆商报作者:

    新闻背景:近日,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李建伟透露,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仅有2.9年。而美国企业的平均寿命则长达40年。

    江德斌(浙江职员):民企“短命”,公众其实无需过度纠结,这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阶段,亦受制于整体经济环境。至于中国民企与国外企业的对比,李建伟给出的数据亦有偏差。

 

    据美国《财富》杂志报道,美国大约62%的企业寿命不超过5年,只有2%的企业存活达到50年,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不到7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足40年,拿中国民企与美国的大企业相比较,本身就没有多少可行性。

    而且,美国企业的发展历史已达200多年,竞争规则完善,法律体系完备,企业成熟度较高。而我国民企不过30余年光景,刚刚迈过江湖草莽竞争,尚处于创业起步阶段,以家族式管理为主,影响企业继承、发展的不稳定性因素更大,“短命”亦是正常现象。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企业沉沉浮浮乃是常态,“百年老字号”并不多,很多企业都未能跨过创业阶段,甚至不少风光一时的大型企业、跨国公司,亦常常因一个错误而轰然倒下。可见,经营企业本身就是风险很大的事情,优秀企业家亦是社会的稀缺资源,能够把企业持续经营下去,需要多方面的因素协同作用。

    廖保平(湖北媒体人):中国民营企业“短命”现象折射出民企在市场中生存发展的残酷,而这个残酷既是市场竞争本身的,也搀杂了太多非市场的因素。一个很显见的因素是民企的市场地位不平等,拿国企与民企相比,民企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国企不仅能享受种种政策、资源优待,还可以受到行政庇护,这种不平等的地位,决定了民企先天性的竞争劣势,即使做大,也可能被国企“收编”。

    在一个放水养鱼的市场里,处在不平等竞争地位的民企或可赢得一些喘息之机,并有可能闯出一片天地。而在一个涸泽而渔、焚林而猎的市场里,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税费摊派就足以让民企喘不过气来,能够坚持2.9年的,已经是一个奇迹,还能指望什么百年品牌?

    政策、行政对市场吸利性干扰的另一个后果,是给民企带来极大的不安全感,因为,谁也无法预料政策会怎么变,但凡有点风吹草动,都可能让民企闻风而动。而在一个因非市场因素导致不安全的市场里,企业主的行为必然不是“从长计议”,而是搞一锤子买卖,骗一个是一个,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所以,中国要想多一些基业长青的百年民企,并非没有好药,无非是给民企平等的市场待遇和安全的创业环境,有了这两条,凭着民营企业家对利润的不懈追求,想不做大做强做长都是不太可能的事。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人:马先生 联系电话:0755-26582990 联系邮箱:service@fzengine.com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