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展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谁动了国内服装面料市场的“奶酪”?

时间:2011/12/14来源:中国品牌服装网作者:

  到目前为止,面料市场不知道怎么了,就像进入了一个混沌的世界,让人心里感到冬季的凄凉。如果说拥有“奶酪”就是幸福,那么对于面料市场而言,订单就是织造企业的奶酪。奶酪对你越重要,你越想抓住它。可是今年的面料市场如迷宫一般,织造企业们努力追寻着奶酪的踪迹,却发现找到的数量远不足以填饱肚子,那究竟谁动他们的“奶酪”呢?下面笔者从宏观、原料和面料这三个市场来找寻这一答案。

  “内忧外患”的宏观环境

  “利润”对大多数生意人而言,是追求根本的所在,这就涉及到“钱”。现在人民币升值的基本面因素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自从12月5日,人民币汇率出现自汇改以来罕见的下跌走势,截至12月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3319,相比11月的最高值6.3587,跌了0.42%。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速减缓、出口顺差下降和国际热钱外流等诸多因素夹杂,导致了人民币的贬值,这危及出口贸易的利益。

  此外中国11月出口订单指数继续下滑。明年中国最大的消费地区欧洲经济出现衰退的可能性极高,因此明年出口前景可能相当渺茫。目前国际市场订单乏力,更能反映出我国纺织业对外贸易的真实景象。不仅如此,在下半年中,中、短订单比例则达到了88%。国际市场操作偏谨慎,不敢轻易下长单,而国内市场担心原料价格和汇率的波动,对长单也如同“鸡肋”,这更进一步折射了当前市场增长疲乏态势,

  “走势不明”的原料市场

  每每提到面料,原料价格的波动一直是绕不开的话题,进入第四季度,原料市场走势一直不见明朗。直至11月末,国内外同时释放出流动性的信号,织造企业在产销回暖的情况下,聚酯行情开始“飘红”,pta下游聚酯涤纶产销更出现了喷井式增长,其火爆程度超过2008年11月初的下游抄底行情。在行情大好的前景下,化纤原料库存大幅下降,企业的销售压力得到明显缓解。

  虽然原料市场出现春天的气息,但是这并未给面料市场带来一场“及时雨”。目前距离春节还剩一个多月的时间,织造厂家集中备货也不会持续很久。随着近期织造企业开机率逐渐回落,需求得不到实质性的恢复,原料市场可谓下降难,上行更不易,这从来一定程度上,也加重了采购者对面料下单的谨慎心理。

  “愁眉苦脸”的面料市场

  目前的面料市场遭受着订单稀缺的阵痛,主要原因之一是产能过剩。当产能过剩遇上市场萎缩,将导致大量的面料卖不出去,企业为了争夺仅有的订单,不得不采取降价促销,而降价的直接后果,就是牺牲利润。

  虽然今年下半年上市的服装价格的明显上涨,与化纤原料和棉花价格跌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产品销售价格上来了,这并不代表面料市场进入一个高利润时代,相反下半年的面料价格一直“踌躇不前”,再加上用工成本增加、资金短缺、美元走软不断侵蚀着织造厂家的利润。我们就以近期在市场上价格时有变动的尼丝纺为例,从生产成本角度出发,210t尼丝纺采用锦纶dty70d半消光丝为原料,目前该款面料总成本在2.87元/米,再加上各项织造费用、运营成本等,尼丝纺已经处于盈亏边缘。

  近期国内坯布市场销售没有回暖迹象,多数对后市预期不乐观,经营信心不足,致使市场仍以小单成交为主。棉类、化纤类面料量价弱势仍难以改观,下游终端市场需求恢复不如传统预期,以往一个款式及花型的订单能做2个月甚至以上的时间,今年却最多能做一个月左右。这一方面影响企业加工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加大了面料采购的难度。

  在笔者看来,外部宏观市场不是笔直通畅的走廊,可以轻易看到订单的踪影;原料市场仿佛是一座迷宫,让订单的找寻更陷入迷茫;面料市场是“奶酪”的角斗场,它使企业们竞相争夺。目前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影响脆弱的面料市场,将订单这块奶酪偷走。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人:马先生 联系电话:0755-26582990 联系邮箱:service@fzengine.com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