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展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服装企业调整战略转拓内销市场

时间:2011/6/29来源:作者:

  1-5月,我县大纺织出口增幅25.7%,但服装出口增幅仅为4.8%,远低于纺织品平均水平,出口形势甚至劣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微利服装出口无利可图,倒逼我县服装企业自主创牌,开拓内销市场。

  “有订单,没人做;有人做,没钱赚。”这是一位服装外贸企业经营者感叹今年外贸形势的概括,“今年,服装出口企业日子难过啊。”

  该经营者的感叹折射了我县当前服装出口情况。记者从县商务局获悉,1—5月,我县大纺织出口额为33.2亿美元,增幅25.7%,其中服装出口为1.4亿美元,增幅4.8%,远远低于纺织品平均水平,甚至还低于2009年同期增幅8.8%。“今年以来,在外贸出口普遍较快增长下,我县服装出口却遭遇到了‘小寒冬’。”县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说。

  微利服装出口已无利可图

  当前大纺织出口形势较乐观情况下,我县服装外贸出口为何遭“小寒冬”?“进入2011年,经过各种不利因素的综合发酵,外贸困难重重,而我县微利的服装出口更是首当其冲。”我县一业内人士分析说。

  从事服装出口贸易近10年的李总告诉记者,服装出口企业从接到订单开始直到最终交货一般有几个月不等的周期,在这几个月内,成本波动就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风险,往往签约时看似有利润的订单,到最终交货时已没有利润空间。

  记者调查发现,原材料价格涨幅很大、用工难和工资提高、汇率下调等诸多因素,很多服装外贸企业无论新老客户,其利润率很难超过5%,特别是在成本上升压力挤压下,利润率降到1%-2%,有的甚至是零利润。此外,来自国际消费购买力不强,越南、印度等低成本地区的竞争压力增加等国际市场“双重”压力,也给我县服装外贸出口带来了不利因素。

  业内人士指出,服装出口企业“有单不敢接”的现状,说明以低成本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力合作的时代逐步结束,进入高成本、紧约束的发展时期,现实条件逼迫我们服装企业不能只靠廉价产品打天下,要求企业适时而动地加快自主创新,实现由贴牌生产向自主品牌的转变。

  自主品牌开拓内销市场

  前不久,位于夏履镇的越王制衣有限公司成功注册申请了“哥本城”男装商标。“这商标主要是为内销市场服务,意在做男人诚信市场,正准备进入国内市场。”越王制衣是一家专攻欧美专卖市场的男装出口企业,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外的经济回暖速度不如国内,特别是欧盟、美国等高端市场买家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外贸出口行情不见乐观,为此,该企业选择内销市场,作为今后企业新的发展方向。

  位居我县服装出口前列的朗莎尔·维迪制衣有限公司也于去年调整企业发展战略,重点开发国内市场,举措不断:以“唯度”、“唯思”两个品牌,定位为20至40岁的男士,并主推休闲男装,今年投资400多万元试水淘宝商城网店,同时还入驻北京奥体中心浙江名品馆。此外,我县一家颇具规模的服装外贸企业也在北京、湖北等地开启了5家中高档女装品牌专卖店。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人:马先生 联系电话:0755-26582990 联系邮箱:service@fzengine.com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