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展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外服装企业江苏觅工厂

时间:2011/7/1来源:作者:

    昨天上午,作为“在第六届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会暨中国采购商大会”的最后一场活动,“国别采购对接交流会”门口,来自江苏各地的供应商企业在门口排起了长龙。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欧洲和韩国的服装企业希望能从江苏寻找到一些合适自己企业的服装工厂。由于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的上升,导致一些服装加工企业开始向淮安、安徽等地转移,而一些想出口转内销的企业,因为没有自有品牌被拒之门外。
  希望与国内企业开展更多合作

  中欧纺织联盟在过去5年中,通过一系列有效服务,该项目部帮助很多欧洲会员公司更方便快捷地了解并进入了中国市场。中欧纺织联盟(上海)的成立是为了帮助欧洲会员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并且开展在中国的业务。

  中欧纺织联盟项目总监朱金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欧纺织联盟中有很多的企业有采购需求。”

  朱金潇告诉记者,今天她认为有几家企业还是不错的,他们在选择企业时,首先会看一个有害物质和环保的认证证书,再看他们的产品是否适合欧洲的一些企业。除此之外,企业的规模,产品的精细化程度等质量要求也很高。

  转内销也要有自有品牌

  江阴市龙昊服装有限公司是一家专营0~12周岁儿童服装和附件,产品80%出口,他们的常做客户有欧美著名品牌:如H&M,OSHICOSH,HELLOKETTY等等,可以自己设计,也可代加工。

  “我们也希望进入内销市场,因此来参加了此次对接会,希望能进入台湾名品城。”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南京台湾名品城现场负责人表示:“江阴市龙昊服装有限公司主要做女装和童装外销的工厂,主要接国外的订单,而我们主要想找一些服装和鞋类的国内知名的品牌做采购,因此也希望他们国内厂商是自有品牌的。”

  “无论是为了规避外贸风险,还是基于不容乐观的市场现状,选择两条腿走路是企业早就定下的战略,这种选择也是企业未来面对市场竞争的需要。”一家外贸服装企业负责人表示,但是由出口转内销,不仅仅是企业战略的选择,更是一种商业模式的转变。

  “跨采会”促成174.8亿订单

  本报记者陆春花 实习生戴维报道 为期两天的第六届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会昨天落下帷幕。记者从组委会获悉,本届跨采会达成意向成交金额174.8亿元,比上届增长12%。

  本届跨采会共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芬兰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供应商参展参会,包括沃尔玛、家乐福、特易购、百思买五星等跨国零售集团,英国博姿(BOOTS)集团、森保利(SAINSBURY)集团、考斯特(COSTA)集团、美国显生公司、美国赛百味公司等著名国际采购商。参展的跨国零售集团数量和展示规模分别比上届增长33.33%和9.6%。

  开幕式上,家乐福和江苏海之缘集团、沃尔玛和江苏省农垦集团等6对采购商和供应商签约建立了产销联盟。另外,来自比利时、埃及的采购商采购了江苏的五金工具;连云港的轻纺、粮油产品被沃尔玛、家乐福、乐购等采购达5.5亿;新疆的大枣被苏宁网购、苏果、冠生园等采购700万元;安徽商家采购了新疆大枣、江苏太仓自行车、五金工具和江苏丝绸等,达1.3亿;吉林省商家采购了江苏的自行车、纺织品和粮油产品;而吉林参展的有机生态农产品、山货等被江苏常州、苏州的企业采购,交易金额达4.4亿元。
(江苏商报)(E05)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人:马先生 联系电话:0755-26582990 联系邮箱:service@fzengine.com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