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蚕丝被研发实现节能减排变废为宝

时间:2014年02月12日来源:中国纺织服装机械网作者:

在蚕丝被发展过程中与印染产业一样也遭遇绿色减排的难题,我国相关企业与专业院校通过合作开展“生态蚕丝被的研发及其产业化”项目可以化废为宝,并在丝绵加工过程实现节能减排,丰富了蚕丝被的品种。
  蚕丝被是我国传统的丝绸产品和重要的出口商品,蚕丝被以轻柔、舒适、保暖性优良,对人体具有保健功效而深受国内消费者青睐。目前全国蚕丝被年产量已达500万条以上,蚕丝被生产已由手工作坊式生产向规模化、现代化、品牌化、生态纺织品方向发展,在茧丝绸行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目前蚕丝被企业发展过程中也遭遇绿色减排的难题。
  
  目前机制丝绵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包括机制丝绵的蓬松度与柔软性比手工丝绵有所降低;机制丝绵脱胶残留碱液,由于丝绵片叠堆精练袋中,用水冲洗不易将丝纤维表面的残留碱液去除,使机制丝绵pH值不符合生态纺织品标准的要求;此外,丝绵生产厂脱胶废水虽经污水处理,但大量丝胶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且市场上缺少功能性蚕丝被品种。
  
  为生产出优质的蚕丝被南通那芙尔服饰有限公司、苏州大学、鑫源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生态蚕丝被的研发及其产业化”项目对机制丝绵进行生态技术研究,开发出生态蚕丝被的新品种,生产优质蚕丝被供应市场,实现蚕茧资源深加工,对发展桑蚕业具有现实的促进作用。
  
  苏州大学教授邢铁玲表示:项目针对机制丝绵的生产状况及缺少功能性蚕丝被品种的问题,发明了高弹性膨化丝绵被的生产方法,研制了丝绵片自动精练装备,实现了丝绵的生态加工;研发了制绵热水循环系统、智能负压风机通风系统及水帘降温系统,从机制丝绵脱胶废水中回收提纯丝胶,化废为宝,实现了丝绵加工过程的节能减排;开发了多功能生态蚕丝被,丰富了蚕丝被的品种。
  
  据悉,“生态蚕丝被的研发及其产业化”项目成功攻克了蚕丝被生产过程中蚕丝膨化、弹力拉伸、生态功能化整理、蚕丝移位变形等系列难题,创新了丝绵高弹膨化加工技术等,形成了高弹性膨化丝绵被的生产方法、一种可水洗丝绵被的防水后整理方法、一种彩色丝绵被及其制备方法等4项国家发明专利,实现了从原料选择、加工设备、加工环境、加工过程完整产业链的节能减排、生态环保和绿色健康。并且对实施和产业化对国内蚕丝被行业的科学健康发展具有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