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辨认这类企业也很简单,网络上搜索“开毛厂”,很多就都是回收旧衣服的企业。过去常熟开毛厂有四五千家,现在在网络上搜素也不难找到若干。
很明显,目前这种小作坊收旧衣服再处理的行为,并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更没有相关的监管,尽管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吸收一些旧衣服,但所谓“再生衣”的质量和安全却非常堪忧。那么,其他国家在这个方面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做法呢?
据了解,美国纽约的旧衣回收现在正慢慢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一般呢,由卫生部门招标,找一个本地的慈善机构,与其签订10年的旧衣回收合同。慈善机构需要做的是在每一个居民区至少安置50个旧衣回收箱,每月回收500吨旧衣服。政府不会为慈善机构的举措买单,也不会从慈善机构的收入中分一杯羹。因此,慈善机构需要通过旧衣回收、处理、买卖达到自给自足和可持续发展。
可以看到,其实在处理旧衣服这方面,还是有很多可以把握的机会和操作性比较强的办法的,希望咱们在爱美的同时,能让旧衣物实现有益的循环利用,能真正帮助有需要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