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珠三角外贸纺服企业有单不接 汇率波动致20%订单被推掉

时间:2013年11月11日来源:第一纺作者:

近日一份针对珠三角一千多家中小外贸企业所做的调研报告显示,在珠三角地区一千多家中小微外贸企业中,有20.09%的企业存在因为汇率波动而推掉订单的现象。

  但是打造自己品牌谈何容易。一个皮包出厂价三四百,而到了商场可以卖到三四千元,刘文虎深知这就是品牌的价值。但是他却没勇气拿出几千万来投入这个无底洞。“要找商场店面,要打广告宣传,没有四五百万别想起步,后续还将不断投入,但还不知何时才有回报。我还不如拿着这些钱去投资房产、商铺。”据悉,深圳很多企业在关闭工厂后,转型到娱乐业、餐饮业、高尔夫球场等第三产业上。

  据蔡主任所知,有个生产沙发的外贸企业,产品售价都在两三万元左右,去年这家企业在深圳世纪中心租了店铺,月租10万,目前虽然还在坚持亏损做品牌,但不知道能坚持多久。

  但也不乏成功者。宝安观澜意恒昌制衣厂邱厂长告诉记者,他们厂的一个同事出来单干后,最初亏了将近一千万,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花百万年薪从韩国重金聘请两个设计师,专做韩版衣服,然后又花费三四百万元请模特、做宣传,如今他第一单就接到两百个客户加盟。

  但是邱厂长还在坚持做代工,“目前市场不景气,转型很难生存,大规模投入又太冒险,转型确实需要壮士断腕的魄力和胆子,以及足够的资本支撑。”他说。

  “现在只能继续做原来的老客户,不接新单,更不敢接大单。”邱厂长说,做得越大亏得越多。

  深圳珈伟光伏照明副总裁彭钦文告诉记者,公司上市之后一直在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尤其是电子行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但任何一个企业转型都有个长期的过程,前期很难赚钱,挺不过去的被淘汰了,挺过去的则能占据一定份额。

  蔡主任坦言,珠三角地区都鼓励将生产车间转移出去,而将研发和高级制造业留下来,这必然是个优胜劣汰的过程。

  期待进一步政策

  广东省社科院中小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企业处在阵痛期,生存空间已不大,想要进一步发展,阻力在于政府管得太多。“转型升级并非政府引导能够解决,关键要靠市场竞争,但目前存在很多不透明和不公平的问题,转型尚缺乏良好的环境。”

  虽然日前国务院推出的商事主体改革,有效激发了民间创业的积极性,而外贸“国六条”实施以来,为企业节省了商检费用,加快了出口速度。但是在多位企业老板看来,这些规则改变还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一达通的调研报告显示,目前外向型中小微企业的信用付款方式依然缺失较大,导致中小微外贸企业流失了大量的大额订单。有33.22%的企业存在“因为支付方式不能达成一致而丢失订单”的现象,超过七成的企业存在资金缺口,其平均每月缺口额达到67.55万元人民币。

  更加严峻的是,接近三成的企业在总体订单尚未有明显增长的条件下,资金缺口依然呈现扩大的趋势。多个企业提出,有效融资服务对于中小微外贸企业未来一段时间至关重要,有接近一半的企业明确表示需要持续性融资,其融资的主要目的为生产设备更新、新产品基数研发、原材料备货和市场营销推广。

  此外,美富精密制造深圳有限公司厂长张问佩告诉记者,公司在国外的销售额今年已经下降30%-40%,而国内市场则刚刚开发,公司没有动力自己做研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没有产权制度保护,留不住人才。

  另一个LED制造企业刘老板也认为,中国盗版太厉害,导致大家都不愿意花工夫去研究,而与国企央企的项目合作,又太过繁琐,迫切需要改革制度。

  事实上,企业从低端向高端转型,欧美、日韩都有过同样的历程。但丁力认为,由于体制存在差异,中国面临的困局更大。“很多项目背后都有权力在支持,企业想的不是创新,而是怎样跟官员搞好关系,如何减税、减租金,拿补贴。”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