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张样胜:中国需要懂生意的品牌设计师

时间:2013年11月23日来源:中国时尚品牌网作者:

品牌设计师要懂生意。很多商人抱怨“同样功能的产品,为什么欧美品牌能以10倍价格卖出去”?“这就是品牌的力量,有9成其实就是品牌的价值,人们购买的已不单单是功能,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即附加值。品牌若上升到一定高度,消费者买的就不是商品而是品牌。”张样胜语气很坚定。

  做品牌就是做流行,大众对流行的理解从趋同到求异。流行在中国经历了4个阶段。

  中国式流行的第一阶段为趋同的全民流行。趋同的背后是模仿,是意识的一穷二白,无论是否合适先赶个时髦,中山装、幸子衫、海魄衫、北仑港衬衫、喇叭裤、健美裤、西装都是趋同的产物。

  中国式流行的第二阶段是趋同的洋味流行。趋洋的背后是阶层萌芽,“洋气”这个词悄然流行,皮尔·卡丹宝姿、卡丹路、梦特娇等国外品牌红遍大江南北,经销商提着成箱的现金等待在品牌商门前等货。与此同期出现的是为满足大众消费而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山寨品牌。

  中国式流行的第三阶段是趋同的需求流行。需求的背后是生活水平进步,冬天南方不穿棉毛衫,北方不穿秋衣、秋裤,全国人民改穿保暖内衣,三枪、俞兆林成为需求流行的最大受益者。

  中国式流行的第四阶段为趋潮流行。趋潮的背后是个性化崛起,不走寻常路是完美的代言,中国的流行终于从前三种趋同性走向个性化。品牌真正的意义开始凸显,成衣、家纺、内衣也逐渐从生产群落走向品牌。

  对于如何让自己的品牌流行起来,张样胜表示:“流行,正在随着社会阶层与个体的细分变得更为复杂,大品牌难以照顾到所有的消费群需求,这对新品牌、小品牌来说是打破格局的机会!”

  设计需要沟通、勇敢、个性

  当记者问及,台湾设计界曾提出“成功设计”的观点,张样胜认为怎样的设计是成功设计?张样胜表示:“在设计界,学院派和商业派总是争论不休,但不管如何争论,设计作品有没有为设计对象带来成功很关键,如果你的包装设计看上去很有艺术感,但它不符合品牌的定位或无法与其消费者沟通,且因为这些导致产品失败,那就不是好的设计。”

  张样胜提出了“沟通设计”的观点:一切形式的创作都是为了与对象沟通,一件服装、一首歌、一场电影、一张名片,都是如此。你实际做的是以你的心与对象的心沟通,进而产生共鸣,这就是沟通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品牌的价值越来越彰显,设计师要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品牌设计不仅仅是形象设计这么简单,‘沟通设计’非常重要。”

  “设计师创新需要什么?”“勇气。创新的前提是要够勇敢,为什么书一定要是砖头一样的一叠纸?为什么衣服一定要有扣子……一切创新在于敢于否定固有模式。”张样胜说,设计不能停留在模仿和复制阶段,当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勇于否定时,中国设计就将迎来创新时期。

  “什么样的品牌能够让人记住?”“一看就知道是什么品牌的产品的品牌识别性很重要,可口可乐就算在繁杂的超市,几百米外你也能一眼认出。LV的颜色和花型150年来从未变过,成就时尚朝圣品。成熟的品牌都有自己独特的记忆点,把iPhone的苹果标志拿掉它还是苹果。”张样胜说,“这种识别性就是自我特点,品牌和人一样,要有很强的自我特点。为了保持整个品牌家族的一致性,建立品牌识别性,我们必须在设计中提炼、保持一种统一的视觉语言。”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