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丝绸依托生丝公检求品质谨慎乐观向未来

时间:2013年12月19日来源: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作者:

“不论丝绸行业形势多严峻,行情波动有多大,品质好的丝绸,销售是没有淡季的。”湖州新宇丝织有限公司总经理孙荣新对记者说。面对近年我国丝绸产业现状,孙荣新的态度是“谨慎乐观”。谨慎的是,丝绸产业形势严峻;乐观的是,公司高品质的丝绸不愁销路。

  “谨慎乐观”向未来

  “其实我们这个行业蛮累的,5年之后路怎么走,我还真不知道。农村60岁以上的才养点蚕,60岁以下的人外出打工,比养蚕相对轻松,承担的风险小,收入还较稳定,所以产业的萎缩相当厉害。农村没有剩余劳动力,加上劳动用工紧缺,一个人外出打工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这和养蚕的收入差不多。但养蚕不仅累、晚上加班不说,天气、行情的稳定性也不好。”说到丝绸行业形势,孙荣新感到担忧。

  对于“东桑西移”的产业政策,孙荣新也不大理解,认为政策倾斜有点过,造成了西部产能过剩和产业不平衡。在他看来,作为民族产业的丝绸业,发源于东部,其完整的产业链和文化渊源优势不可忽视。国家应该下力扶持实体经济,扶持民族传统产业优势。

  “那么,目前的丝绸企业是否赚钱呢?”记者不禁问道。

  孙荣新苦笑道:“可以说没钱可赚。如果说有,那也是精打细算的一点点钱。尽管在产品质量把控方面没有任何问题,但产业形势不景气,尤其是近年价格上‘茧丝倒挂,绸丝倒挂’,丝绸产业的发展非常艰难。”

  他告诉记者,他的公司一个月用2000万元的生丝,而销售额只有2000万多一点。有些厂家在用工方面可能比他们紧一点,原料比他们便宜一点,但卖出的产品价格也相对便宜。所以,这个行业有两三个点的利润已经算好的了。他预计,假如两三年内有一波行情,丝绸行业可能会消化掉一些库存,把以前的陈年老账清理一下,产业也只能算是持平,不会有大的起色。

  谈到下一步的生存和发展,孙荣新打算走多元化的发展路径,目标指向高附加值的家纺。对于如何做好家纺,孙荣新有自己的思考:“按现有的比例增加家纺,底线是不亏损,并且让这几百工人的福利保持在中等偏上,只能是加强‘内功’,并把产品做精。”

  除了家纺,孙荣新还打算开拓自己的外贸市场,因为其实很多外国高端品牌商对自己的产品很认可,只是由于自己过去不做外贸,通过中间商间接地开拓国外市场,对于这块领域,注重情谊的孙荣新唯一有所顾虑的,就是这些年维护的行业客户会疏远。

  无论未来的路如何艰难,孙荣新有一条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依托生丝公检,走高品质之路。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