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首先是消费者,接下来才是设计师。”现在,melon已经从之前任职的服装品牌辞职,准备自己创业,“我在做一个网络时尚品牌,想为走在时尚前端的人服务。因为我在消费的过程中发现,不少懂时尚的年轻人苦于找不到价格合适又好看的衣服,代购麻烦,淘宝质量又难以控制。而这群人恰好有着自己的时尚特点,引领着自己的粉丝群。他们可能是街拍达人,可能时尚工作者,也可能是海归。毫不夸张地说,他们的喜好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中国未来时尚的走向。”把消费中获得的经验用到工作中去,melon就这样发挥着她双重身份的作用。
多花钱不如多花心思 时尚消费华丽升级
时尚消费,就是买时尚的东西;时尚消费者,就是买时尚的东西的人。把时间往回推五六年,那时的时尚消费者大多是有一定经济势力的中年人,他们消费的东西基本是当时在国内还比较罕见的大牌奢侈品。而现在,大量的80后90后年轻人扩充了时尚消费大军,消费的对象也不再单一——除了大牌奢侈品,还有快时尚、潮牌、设计师品牌,甚至还有自己diy的孤品等。
“其实现在这群年轻人对时尚懂得很,就比如到我店里来买衣服的一些顾客,聊起一些设计师品牌便滔滔不绝,无论是对作品还是对设计师本人都很了解。”小西是杭州天水桥一家买手店的店长,他之所以会选择这个工作也是因为喜欢时尚。前两天,他刚花不少钱买了自己店内的一顶帽子,这帽子和普通的宽边帽看上去没什么区别,让小西心甘情愿掏腰包的是帽子里面的设计师签名。
消费着时尚,同时也做着时尚;做好时尚的同时,又回过来更好地消费时尚。翻看我们曾经做过的报道,这样的年轻时尚消费者还真不少——有毕业于米兰istituto marangoni服装设计专业、回国后继续设计师梦想的李达;有做杭州本土个性潮流t恤的大学生夏慰;有爱玩毛线还玩出各种有趣花样的东北男孩丫痞;有只做“过去年代”衣服的复古文艺男朱力……时尚两个字,已经被他们演绎得五花八门。
这群人中,不少都有着海外留学经历,而且所学专业和时尚有关的人不在少数。当他们回到国内,带回来的除了外国的时尚消费理念,还有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无与伦比的个性。当老一辈的消费者们还在纠结于到底应该相信哪本时尚杂志的“推荐款”时,这些年轻的时尚消费者早已抛开常规:“多花钱不如多花心思,我们已华丽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