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人力成本等多种综合成本的上升,国内奢侈品代工企业被倒逼着转移出中国或在海外设厂,这一趋势呈现出日益加剧的态势。业内专家认为,这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对我国就业形势造成一定的挑战。而要将奢侈品留在中国,发展自有品牌才是根本出路,然而,我国奢侈品自有品牌从企业实力和市场环境而言,尚未成气候。
综合成本上升加速代工厂移出
东莞慧达手袋厂是全球奢侈品牌手袋的知名代工企业,它所承接的COACH品牌手袋占了全球产量的80%左右。在东莞设厂发展了23年后,2012年,这家手袋厂将代工企业又设到了菲律宾。
该公司行政总监张洁达告诉记者,海外设厂并不是企业原计划的扩张行为,而是品牌商倒逼所致。“如果不在菲律宾设厂,品牌商将不断减少在中国工厂的下单。”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由于成本等优势,全球许多奢侈品品牌纷纷转移到中国设厂,然而记者日前调查发现,这一情况发生了明显改变,不少奢侈品在华代工厂加速转移出中国,最直接的重要因素在于人力成本等综合成本上升,导致原有在华发展优势日益减少。
慧达手袋厂日常需拥有2000-2500名员工才能顺利地完成奢侈品牌的代工工作。然而,近一两年来,招工难成了企业正常运作的较大障碍,而且人工工资还节节攀升。“10年前,月工资六、七百元,工人还排着长龙来找工,可现在两、三千元未必能招到稳定的熟手工。人工工资的增加直接导致产品成本的直线上升,但品牌商又不肯提高批发价,利润空间越来越薄。再加之中美关系的问题,像COACH等品牌商今年以来就尽量减少在中国工厂的下单,逼着我们到海外设厂,才给中国工厂下单。”张洁达称。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专门研究奢侈品课题的何云副教授指出,市场压力迫使奢侈品牌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奢侈品牌商委托他国代工实现本地化生产,期盼降低的不仅是生产成本,还会考虑关税、运费、保险等综合成本。
海外设厂优势渐显
虽然到菲律宾开厂有被逼之嫌,但对于慧达手袋厂而言,却着实感觉到松了一口气。据慧达手袋厂财务总监李益民介绍,在菲律宾,不缺工,工人英语水平高,而且每个工人的工资成本比中国便宜一半,少1000多元,只是工厂要多花几个月来培训工人成为熟手。更为重要的是,关税等综合成本也大幅减少。当地政府对外国企业给予免税的优惠政策,最起码可以免交8年的所得税、增值税,而且还在关税方面能节省大量的成本。
李益民举例说,如一个3000元的COACH品牌手袋,批发价为1800元,每个包比中国少征收6个点的关税也就省了108元,一个月大概的产量为10万个手袋,仅关税就节省了1000多万元,十分可观。所以,奢侈品牌商积极在中国之外寻找下一个投资重地。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不仅是慧达手袋厂,一些其他奢侈品牌的代工企业也出现了在国外设厂甚至迁出中国的趋势。而慧达手袋厂出现的动向也印证了COACH等高层的说法。
由于受到不断上升的劳动力成本的影响,COACH首席执行官卢·弗兰克福特去年在一次公开场合表示,未来5年,公司将去印度、越南和菲律宾等工资较低的经济体开设工厂,目前COACH全球产能的85%都在中国,未来将把这一比例降至40%-50%。他明确表示,“我们已经开始将生产活动转出中国,转移至繁荣度不那么高的其他亚洲国家。”据披露,COAC H在华销售收入一度达到1亿美元,它计划到2014年将收入提高至5亿美元,获得中国奢侈品市场10%的份额,并计划在香港上市。
- 知名女性内衣品牌速塑荣获尚普咨询集团系列市场地位声明2025.08.07
- 中国复合材料创新及企业可持续发展大会 点燃中国复材企业发展引擎2025.06.06
- 这个双11,乘上抖音的风2024.11.04
- 时尚饰界,云选未来!钻汇云选品中心璀璨登场2024.10.30
- 从中国黄河之滨到世界时尚之都:鄂尔多斯市羊绒在巴黎和米兰大放异彩2024.10.14
- 跨越速运聚智聚力打通中国制造“企业强人”之路2024.10.08
- 传承与变革的交响 ZIFEI WANG·王紫菲以“无尽的河流”登陆伦敦时装周2024.09.23
- 科技重塑鞋履未来:Volumental副总裁从工程师到行业专家的转型之旅见证鞋履零售解决方案变革202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