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资讯频道
业界动态
国内 政策法规 品牌动态 统计报道 国际 展会中心 产业透视 企业报道
电商
电商资讯 电商实务 电商前沿 电商评论
时尚
时尚资讯 时尚搭配 时尚人物 秀场发布 时尚名品
面辅料
行情 趋势 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电商挤、渠道沉、外资压本土日化品牌三面楚歌

时间:2013年05月21日来源:中国服装网作者:

近年来,本土品牌倚重的化妆品专营店正受到房租及人力成本上涨、大型商超下沉、电商凶猛等多重外界压力的影响,“本土品牌特别是一些中端品牌,受到的冲击相当大。

  以前,只要是店面装修更精美些、服务态度更热情些、小赠品等回馈更给力些,安徽省宿州的化妆品专营店店主张月昌(化名)总能让自己的门店比街对角的另外一家人气更旺些。

  但是现在,他突然发现,自己的竞争对手已不再是街对角的“邻居”,而变成了马云[微博]、刘强东们。化妆品电商的“远程精准打击”,让张月昌深切感受到近两年客流量大减。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2年中国网络化妆品销售额为572亿元,约占中国化妆品销售额的21%。

  张月昌经常听到消费者抱怨,在他店里买的一款自然堂化妆品要110元,在网上只要70元。他在2013中国化妆品零售大会上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像我们这种地区性的专营店出货量没有网店多,即便品牌商给的进货折扣相同,网店可以以较低销售价格走量,也没有实体专营店的房租、税收等各种成本。”

  相比起电商这些看不见的“空军部队”对手,导致张月昌销售额下降的更重要原因还有“地面正规军”商超、KA卖场等现代渠道下沉带来的“兵临城下”。今年,距离他的专营店不到2公里的东昌路上,就有一家大润发即将开业,而2年前,家乐福已经在宿州这样的四线城市开业。

  渠道变革

  AC尼尔森零售普查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大卖场新增门店126家,百货商场新增门店43家,屈臣氏新增门店450家,仅这三种业态当年就新增门店619家,且其中超过40%的新增门店都开在了三四线城市,这是化妆品专营店渠道的主战场。同样是在2012年,化妆品店全国新增门店1300家左右。

  与专营店有诸多合作的伽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春影在上述会上发布的调查显示,来自店主的反馈中,全国13万多家的化妆品店中,有三分之一的门店销售额出现了年均10%左右的下滑,有三分之二的门店销售额保持了年均10%的增长,但顾客忠诚度明显下降,投入产出比持续下降。

  因为前期外资品牌没有足够的精力,或对此渠道并没有足够的重视,作为本土日化品牌重要的成长摇篮或者主要渠道,专营店渠道在本土日化品牌的成长过程中可谓功不可没。

  以本土日化品牌活泉为例,终端网点已达到4529家,其中4379家是专营店,在地域分布上,20%为地级省会网点,50%为县级网点,30%为乡镇网点。

  不过,近年来,本土品牌倚重的化妆品专营店正受到房租及人力成本上涨、大型商超下沉、电商凶猛等多重外界压力的影响,“本土品牌特别是一些中端品牌,受到的冲击相当大。”业内人士表示。

  除此之外,屈臣氏、娇兰[微博]佳人、千色店及万宁等化妆品连锁专营店也在马不停蹄地进行扩张。屈臣氏曾表示,到2016年,门店数量将扩张至3000家,而在未来扩张中,屈臣氏将全面启动深入开发战略,会更多去三四线城市选址,并在一线城市适当向社区店发展。千色店也把更多的目光和关注投入到二三线经济迅猛发展的区域。

  业内人士表示,相对于中国人口的数量和需求,中国化妆品专营店的数量还远未饱和,各大化妆品专营连锁店暂时不会出现正面竞争。但是这些强势化妆品连锁专营店的扩张,势必将对化妆品专营店和日化精品店造成冲击,而这些专营店和精品店由于在运营、管理、资金、品牌等方面缺乏竞争力,因此,生存处境会更加艰难,难免面临新一轮的洗牌。

  而这无疑会波及本土日化企业的生存根基。

相关阅读

版权说明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3.联系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