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富安娜家纺的专卖店在湖墅南路上盛大开业,而今,虽店面和货品仍然精致华丽,但也鲜见顾客踏足。
据悉,这个毗邻万豪酒店的300多平方米店面,年租金就达到120多万元,算毛利在40%左右的话,如果要回收成本,年销售额至少要在300万以上,才能承受这笔租金,而且,还没包括人工和装修成本。
富安娜浙江地区的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这也是新店开张必要的付出:“现在的专卖店开出来,第一年甚至第一年半的时间,都只能算是给房东打工。”
百货店的家纺空间“步步退守”
在商场专柜的生存,未必比专卖店容易。
在杭州的不少百货店,和儿童用品、羊毛羊绒等归在同一区域(楼层)的家纺区,正在逐渐失落着往日的地盘,品牌越来越少,位置越来越不起眼。
“现在对于家纺行业来说,要保住在百货店的生存空间是很难的。”杭州某百货店家纺部门的经理表示,从整体销售来看,家纺业绩略有下降,百货店给家纺的板块在缩减,残酷的“末位淘汰”制度也对其中的品牌进行着不间断的调整。
“家纺床品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款式比较简单,所选择的面料也相似,而百货店是一个展示新品、更漂亮的货品的地方,一些旧款或者一味模仿别家款式的货品,在百货店没有生存空间。”该经理表示。
这让家纺品牌代理商倍感压力。
“往年每年的营业额都有同比40%至50%的增长,现在百货店、专卖店销售形势不理想,今年能做到和去年持平就不错了。”罗莱家纺的代理商表示,有些家纺品牌无奈撤柜、关店,或是做“负预算”——对全年业绩的预计不是能达到多少的盈利,而是预亏200万元还是300万元。
“淘品牌”异军突起,传统家纺争相进入电商领域
造成家纺行业现在面临的局面的原因中,电子商务的冲击首当其冲。
市面上所能看到的家纺品牌,在网上基本都能找到旗舰店,相比于商场专柜、专卖店动辄几千元的床品价格,网上售价要“亲民”得多。
商场人士表示,相对于实体店,网店无论在进货成本还是在经营、仓储用地租金上都更具优势,所以网上销售的品类更加不受局限。
“一开始,网上主要是以低价出售很多滞销货品为主,而后来随着网购业务的发展,很多品牌转而为电商单独生产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