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于网络交易行为的监管大多都还处于“真空地带”,并且,鉴于网络购物的特殊性,一旦出现问题,相关部门对其进行调查、取证、处罚都相对比较困难。因此,仅凭消费者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力量,很难在网购中保障自身的权益。不过,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处罚力度的不断增强,网购假货这个纺织服装行业中长期存在的顽疾正逐步得到有效控制。
多地联动,打掉制假产业链
在通过互联网销售的各种假冒伪劣服装产品的案例中,最常见的就是a地制造、b地销售,个别案件中甚至还存在c地发货的情况。由此可见,制假贩假者们为了逃避有关部门的打击可谓是处心积虑。同时,这也反映出目前网络制假售假案件的复杂性,以及犯罪嫌疑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反侦查能力。
2013年3月,四川省公安厅接到上级《关于对山东烟台“1?24”假冒注册商标案线索深度经营的通知》,由省公安厅统一部署对成都地区的相关线索进行核查和深度经营,并随即于2013年3月22日立案侦查。通过调查走访和相关技术手段,很快位于成都市金牛区沙西线府河星城的两家网店“小米包布”和“东东心头爱”进入了警方的侦查视线。随后经过进一步的外围确认,2013年3月31日,成都市金牛区金泉派出所协助省公安厅相关部门并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对上述两网店的经营场所进行了突击检查。当数十名警员进入现场后发现,这两家网店的相关人员仍然在热火朝天地整理、清点服装和进行网上交易。
接着,警方从现场查获了假冒韩国知名服装品牌数百件,同时公安技术人员通过正在交易的两台电脑主机发现,该网店现已累计交易100多万元,仓库现存衣服数百件。经过现场突击审查店主谢某后,谢某很快便交代出从2011年5月开始,他就在自己的两个网店“小米包布”和“东东心头爱”上专门销售假冒韩国“百家好”旗下basic house和mind bridge的品牌女装。这些假冒的品牌衣服均是山东烟台等作坊生产的,并没有经过百家好品牌授权,都是一些仿冒服装产品。
随后,包括网店店主谢某在内的7名犯罪嫌疑人被带回派出所接受进一步调查,假冒的品牌服装产品被查扣。
据负责侦办此案的民警介绍,此案查扣的衣服商标和实体店衣服的商标基本一样,凡是在实体店能看见的衣服,谢某的网店都有,而且价格仅仅只有实体店价格的1~2折。这种品牌服装不计成本的打折,让消费者也不得不起疑心。如果按照实体店价格来算,以网上销售量来说,这些品牌衣服总额至少上千万元。同时该网店是在未经正规品牌服装店授权下销售,就已经涉嫌构成商标侵权罪的问题。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侦查、审理并移交公诉机关的过程中。
另外,在查处这起案件中发现的一些新线索,警方也正在依照法律程序进一步深挖。成都公安在相关职能部门的协同配合下查处的这起涉嫌商标侵权罪的案件,一方面可以说是一起典型的通过互联网制售假冒服装产品的案件,另外一方面也是多地、多省联动办的一起具有典型意义的纺织服装打假案件。它不但为相关职能部门查处类似案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各部门之间在联合执法过程中的协调配合问题积累了经验,也给我们相关立法立规明显滞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
比如说,目前绝大多数网店都没有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当然部分有实体店的例外,并且,按照目前的工商相关法规来看,这类无实体网店也并不需要办理营业执照。这就给包括工商、质监在内的各部门的日常监管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同时也是导致网购中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根源。一个企业或者个体户的工商执照就好比一个人的身份证,一旦出现问题即可根据上面记录的信息追查到人头。但是这类没有工商营业执照的网店,即便是被消费者投诉之后,相关部门去查处也很难找到它们的准确位置。实际上,网店营业执照的问题早就被提出过,但是由于各方存在较大的争议,一直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这其实也是目前网购纺织服装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一个主要原因,值得相关部门进一步关注。